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中“道千乘之国”的“道”是什么意思?

(2017-06-15 09:48:07)
标签:

文化

《论语》中“道千乘之国”的“道”是什么意思?

《论语·为政篇》有一句著名的话“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现代学者们一般将其翻译成“用道德来引导人们,用礼教来统一人们”。

“道”,形声字,从辶首声,本义为道路。道路是供行走的,自然就引申出引导行走、引领方向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产生出后起字“导”。所以,将“道之以德”的道翻译成引导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道用作引导的意义,在古书中是常见的,如《汉书》“使有司道单于”,唐代著名学者颜师古(《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之孙)在注解《汉书》时写道:“道读如导。导,引也。”又如“牧民而道之以善”,颜师古同样注释说“道读曰导。以善导之也。”

可是,当《论语·学而篇》中“道千乘之国”出现时,翻译上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汉书》引用孔子这段话时,颜师古解释说:“道,治也。”这个解释被后来许多人所接受,如现代的《论语译注》就将这句话翻译成:“治理具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从上下文来看,这种解释法似乎也说得过去,而且读起来也比较顺畅。

可是从字义角度分析,将道路之道解释为治理实在是距离太远,过于勉强,纯粹是因文而生义。笔者认为,比较可靠的说法是依然将道字解释为引导、引领,从而产生出“领导”之意,从而得出“道千乘之国”就是“领导一个具有千辆兵车的国家”的结论。如此,庶几可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