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都市草堂小学蓝继红校长:润泽的教师,润泽的孩子

(2009-02-25 15:49:26)
标签:

教育

润泽

成都市草堂小学

四川省特级教师

蓝继红

杂谈

分类: 04-校校精彩

校长:蓝继红老师, 四川省特级教师,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  成都市教育专家

    成都市“十大教坛明星”  成都市十大杰出青年 

提到怎样做老师,我总是联想到一个词语:润泽。

“润泽”,一般用来表示湿润的程度。引申一下,也可以用它来表达那种舒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细腻地滋润肌肤的感觉。我想,把这个词和“在草堂做老师”连接起来,也许是恰当的。

             润泽的教师,润泽的孩子

 

先从前段时间看到的一篇教育随笔说起——


   
这是一节美术课,随着上课铃响起,年轻的女教师迈着轻盈的步子走进了教室。
   
“同学们好!”

   
“老师好——”孩子们拉着长声向老师问好。有的男孩子因为过于用力,脖子上的青筋都暴露出来,好可爱的样子。
   
见到这情景,女教师笑了,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说:“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画美丽的春天。你们喜欢春天吗?”
   
“喜欢——”孩子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可是也有人小声咕哝了一句“我不喜欢”。
   
女教师寻声看了过去,见一个男孩正低着头摆弄着手中的什么东西。她显然没有介意这个小家伙的“挑衅”,依然笑容可掬地说:“能不能告诉老师你们为什么喜欢春天呢?”
   
话音刚落,一双双小手就争先恐后地举起来。
   
“春天小草发芽了,小花也开了。”
   
“春天小鸟飞来了,还衔来了植物的种子。”
   
“春天可以春游,还可以放风筝。”
   
“春天可以脱掉棉衣,穿上五颜六色的花衣服。”
    
……
   
“是呀,春天多美呀!看得出来同学们都特别喜欢春天,那就用手中的彩笔把我们眼里的春天画出来吧!”女老师满意地看着孩子们,在黑板上贴了范画,然后开始了行间巡视。她看到有的孩子画了蓝天、白云,有的画了满树的桃花、杏花,还有的画了小草在伸懒腰……她一直微笑着,眼里尽是春的烂漫和妖娆。
   
走到那个男孩身边的时候,她停住了,因为她发现,那个说“不喜欢春天”的男孩居然一笔也没有画。她摸了摸他的头,弯下腰小声地询问道:“你怎么不画呀?刚才同学们说了好多春天的美丽,对你没有启发吗?你想画什么景物都可以。”
   
孩子抬头看了他一眼,就又垂下了头。过了一会,女教师又巡视到了这个男孩的身边,这一回的发现确实让她有些生气了,只见图画纸上写着这样几个大字:我taoyan(讨厌)春天。女教师开始觉得这个孩子有些莫名其妙,甚至以为他一定是有意和自己过不去。想到这里,她把男孩叫到了教室外面。
   
“告诉我,你为什么讨厌春天?”女教师的表情很严肃。
   
男孩鼓着嘴不说话。
   
“说呀,不说我就以为是你上课故意捣乱!”女教师显然有些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语气也变得严厉起来。
   
“哇——”,孩子大哭起来,“我就是不喜欢春天,因为……因为我的爷爷……在春天去世了,我妈妈在春天……下岗了……呜……”孩子断断续续地说着,委屈的泪水打湿了脸庞。
   
女教师愣住了,很快她反应过来,一边掏出纸巾抹去孩子的泪水,一边将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
   
午后放学的时候,那个男孩从女教师的办公室里走出来,他手里举着一幅画,上面画着蓝的天,白的云,青的草,绿的叶,红的花……画的一角是一行小字:“在这个美丽的春天,我的妈妈一定可以找到新工作!”他挺着胸咚咚地走着,脚步是那么有力,脸上挂满了春天的阳光。
       

 

这些天,这篇随笔一直牵着我的思绪。

 

教育根植于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初读这篇随笔的时候,对这位美术教师,我非常感佩。正是她的爱让这个爷爷去世、母亲也下岗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拥有了一个“美丽”的春天。但朝深里想一想,当这个孩子拿着这幅有蓝的天,白的云,青的草,绿的叶和红的花的画回到家中,看到的或者还是母亲愁苦的面容,晚上或者还会在梦中想起去世的爷爷。这个春天,这个春天结束的时候,妈妈也许仍然没找到一份新的工作。这个时候,孩子还会相信这是一个美丽的春天吗?

其实,我们何必非得要这个孩子画出一个美丽的春天呢?四季轮回,各有颜色。所以有爱憎厚薄,皆是因为感受者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人,如果心境发生了变化,其感觉也会不同。所以,春也好,秋也好,你尽可画你的爱,我则画我的不爱——于是春也可亲,秋也可爱。

如果是我,就由着孩子画。可能他会画《春天来了,爷爷你在哪里?》——画面是青草覆盖、小花摇曳的墓地;也许他会画《妈妈的春天》——画面是春光灿烂下的,母亲愁苦的脸……
   
对于那样的作品,我将深深感动并无比珍爱。当然,这样一个作品并不是教育的终端。  

教育是慢的艺术,“慢工出细活”。经验告诉我,大量的细致入微的工作还在后面排着长队等着我呢!

尊重孩子真切的生命感觉,宽容、理解孩子的“不同”,用爱去慢慢地滋养孩子敏感柔软的心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以为,这是真的教育。

“润泽”,一般用来指湿润的程度。引申一下,也可以用来表达那种舒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细腻地滋润肌肤的感觉。我以为,润泽,这是真的教育的一种形象化的表述。

 

由此,我联想到今天怎样做老师——当然是我一贯的主张:教师要立德、立行、立言。在草小做老师,师德一定为先。 教育是一项为孩子的未来“打底”的工程,天然地需要一种虔诚的情怀、开放的心态、高度的责任感和追求完美的精神。以教师的为人的善良和爱心成就孩子童年的美好。

无需报怨职业给我们的要求过高,不要有太多的苦恼:家长的期望值过高,孩子越来越不好教,学校的要求越来越严……一种缘分,让我们缘结教育。珍惜,然后感恩。把灰蒙蒙的心灵窗户擦亮,放进晴朗的阳光。先让自己的心宽松起来、自己就会从容起来、优雅起来、润泽起来。我们教育生命的成色也会明亮起来。

 

从我们走上讲台的那一天起,我们就有了另外一种生命存在的形态——教育生命。一个学校的每一位教师的教育生命的成色如何,这些构成一个学校师德建设的最核心内容。

 

迄今,我还清晰地记得我借班上的一节研究课的细节:

 

在孩子们熙熙攘攘的议论声中,我已经悄然步入课堂。

孩子们的议论让我找到了走进借来的这一班学生内心世界的路径。“特级?她就是特级嗦?”模仿着孩子们浓浓的川音,她微笑着说话了。继而,又有几分调皮地望着同样笑个不停的孩子们调侃到:“不相信我是特级,为什么?”

孩子们纷纷发言——

“因为你穿牛仔裤,衣服上还有毛毛领。”

“因为你没有带眼镜”

“特级教师应该年龄很大的,脸上长皱纹的……”

我时而摸摸这个孩子的头,时而又拍拍那个孩子的肩,轻松地笑了起来,乐呵呵地说:“我不是特级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今天要在一起上一节有意思的课。上完后,我们再来给这个问题找答案,好吗?”

 

    没有特别的准备,一个气氛和谐的教学背景就织成了,教学也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开始了。此时,我的内心是润泽的,在这种润泽的流淌中,我的幸福感,我的愉悦感,甚或还有一点点得意,无须遮掩。

道德,更多的是一种自我追求,自我规范,自我约束,是从心底里生长出来的。而师德就是教师在心中恒久坚守的那份对教育的本真,对教育的承诺,对教育的激情,对教育的不由自主的爱,以及对自己的一份期许。这些被教育、被孩子所召唤出来的东西,是真正的内心的愉悦,是教师生命幸福的源泉。我的理解,师德建设的密码也许就在这里。作为一个校长,我时刻提醒自己,能否离教师近一点,再近一点,更近一点,从而帮助每个教师体验这种教育的幸福呢?这种幸福与那种缺少人情味的硬邦邦、干巴巴的口号、标语、措施、若干个“不准”、若干个“必须”或者关系并不大。

 

自古以来,教育的基本问题只有一个: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好的教育?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心灵唤醒另一个心灵。”摇动、推动、唤醒……其间,有热量在扩散,有情愫在弥漫,有种子在生根,有芬芳在吐蕊。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一切都是那么自在,恰如清风,恰如细雨。

    孩子、教师、教室、学校、教育……这一个个连接在一起的元素也在这一过程中有机地生成一个关系式——

    有了润泽的教师,有了润泽的教室,有了润泽的学校,有了润泽的教育,才能滋养出润泽的孩子。

我们都来做润泽的教师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