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锋从磨砺出
——研讨新课标下的《道德与法制》课《我的家在这里》
本学期江彬名师工作室重点工作研讨新课标下的《道德与法制》课。《道德与法制》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工作室历时三个月时间以课程为抓手,陈慧娟为授课老师,全体成员积极参与到研讨活动中。
1. 精选课题,精心准备
四月选课备课。江老师通读小学六年12册教材从整体上把握小学《道德与法制》教材。陈老师根据所教学生的年段特点和学生的生活贴近,选择了三年级下册《我的家在这里》教材第一课时为蓝本。江老师指导陈老师备课。第一轮试讲在三(6)班进行,工作室老师参与评课,授课中发现学生不能正确表达所居住小区的地里位置,评课老师提出三个解决方法,一是拍摄附近小区的大门,使学生有画面感。二是利用现代导航技术,用地图准确找出小区位置。三是用具体地址正确说出小区名称。这三种方式可以进行尝试,最后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实现课堂呈现,这种呈现方式既符合现代社会新技术让学生体验看图直观性,又能够准确表达地址。
2.研讨磨课,团队成长
五月即将参加比赛前,工作室成员和其他道法老师一起帮助陈老师磨课。每个老师听课后都说出自己的看法,学生的家学生居住小区就是他们的快乐基地,哪些地方让他们感到快乐呢?这一环节是学生易于表达的陈老师带领学生从小区的绿化到典型建筑或地标,从地标的形状到颜色及特点,带领学生学会发现学习审美。工作室的沈高洁、夏佩老师几乎全程陪同陈老师磨课,成耑老师多次带学生参与试课,宋婧老师提出中肯的研课建议。何晓芹、何毓萍老师参与听评研讨。俞珍珍、殷傲雪、马迎和张文敏老师积极参与学习提高《道德与法制》课教学能力。特别感谢曾主任,区教育员豿主任,张校长亲临学校指导。
3.晋级成功,再出发
六月捧回荣誉。在大家齐心协力地努力下,陈老师九次磨课后,这节课在武汉经开区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比武活动中名列前茅,顺利入围市级参赛课资格。预祝我校陈老师《道德与法制》课市级比赛取得好成绩。
回顾工作室校级道法课的研讨过程,我发现教师通过收集相关专业资料,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实践。教师必须结合学生与教学的实际创造性的使用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成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