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抢答的小陶

标签:
健康教育情感文化杂谈 |
分类: 树人感悟 |
创“一元钱”的奖与罚,塑一个孩子的习惯
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本来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然而,当一个孩子没有等到老师提完问题,而是用一种极端放松的状态抢答问题时,他就不能把自己的上课状态及时的调整过来,并且会让其他孩子被这个孩子的回答吸引到其他地方,让其他孩子的思路无法及时跟着老师的走,从而影响课堂学习效率。今天,我所叙事的内容就是借用“一元钱”纸币进行奖与罚,让一位爱抢答问题学生的变化历程。我把这个故事分成了八个片段。
片段一:初见小陶
小陶同学刚刚入小学,初见小淘同学时,觉得他很是可爱,矮矮的个子,全身却充满了活力。一张稚气的瓜子脸上,有一双小小的眼睛,笑起来眯成两条弯弯的小缝,可爱极了。
片段二:灵魂出窍
在一次语文课上,我正准备向学生们提问:“哪位同学来尝试拼读一下……”,具体的问题还没完全说出来时,小陶同学的一大声大叫:“我我我,点我点我……”压过了我的声音,我顿时停下来快速搜索着这是谁的声音的时候,却看到小陶同学已经游走在教室走廊了,“这可是在上语文课呀,怎么会有这样不守纪律的学生呢?”我一番诧异之后,努力地压住心中的那怒火,说道:“小陶,回你的座位坐好!”,谁知他在走廊上跑得更快了,边跑还边说:“就不回座位,我的灵魂不在我的体内了,我控制不住我的身体了,我的灵魂出窍啦……”一时间教室里一阵大笑,哄乱不止,小陶也浅浅地抿了一下嘴,眯起两条弯弯的眼睛。“灵魂出窍?这么小的孩子能说出灵魂出窍,这是哪个星球来的娃娃哟?”我无奈地想着小淘刚说的这句让我哭笑不得的话。
片段三:重新认识
又一次语文课后,我决定跟其他任课老师沟通了解一下小陶同学的上课状态,通过沟通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位曾是满眼可爱的小陶同学,原来他上课爱抢答问题,也是让其他在我们班上课的老师很最头痛的一件事,并且在他的影响下,班上有好几个学生都是这样,这也是让咱班的课堂纪律堪忧的源头所在。
难道这就是我曾经认识的那个可爱又讨喜的小陶同学?我不断地反问自己,瞬间,我感觉我被他那一张可爱的脸蛋“欺骗”了。是的,上课爱抢答问题、自我控制能力较弱、专注力缺乏,并且还会影响一群人。这就是那个小陶同学,一个让我又重新认识的小陶同学。
片段四:“一元钱”的奖罚制度
擒贼先擒王,虽然我知道改变小陶同学的这种坏习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发自我内心对孩子们的责任和期待让我更想试一试,我决定从改变小陶同学开始,来改变班上的课堂纪律。在一次与小陶妈妈的沟通中,我了解到小陶虽然自我控制能力较弱,但是他很守信用,并且他最近很喜欢奥特曼,这是一个好的契机,为了改变他们上课极端抢答问题的习惯,我建立了《纸币奖惩制度》,连续一天在课堂上不抢答,挣得“一元钱”。抢答一次不扣“钱”,抢答两次扣“一元钱”,一周之内攒到“5元钱”,就可以在我这里买到各种小礼物。一月之内攒到“20元”,还可以换得各种特权:和老师合影,买更贵的礼物。一学期攒钱最多者还可以免做寒假作业、老师请吃肯德基麦当劳等。
片段五:奖给“一元钱”
首先,我决定让小陶同学在我这里先尝到“一元钱”
片段六:罚欠“”一元钱”
然而,快乐总是短暂的,要改变小陶同学的这种坏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又一次数学教研课上,数学王老师本想借用一张图片“树上有5只鸟,飞走了3只,还剩几只?”的例子让同学们说出“5-3=2”的减法运用时,小陶又在老师未提出问题的情况下,像写作文一样大声把鸟的外貌、样子,朝向长长地描述了一遍,当老师提出问题后,他意识过来自己又犯错了后,开始不好意思,压低了自己的声音,辩道:“老师,你这是在鄙视语文!”,引来了所有人的一阵哄笑,课堂一时又开始哄乱不止。下课后,我特意找来小陶同学,说出他今天这堂课上的错误,并决定罚他“一元钱”,手上暂时没有可以先欠着,但是一周之内必须要还上。他可以努力用自己好的表现,如:一天之内没有下座位,没有抢答老师的问题来挣得“一元钱”,然后还给我,他很是爽快地答应了。就这样,小陶同学第一次欠下了我的“一元钱”。
片段七:还上“一元钱”
周五的中午,小陶兴高采烈地跑到我身边,双手高高地举起一张纸币,一双弯弯的眼睛又眯成一道小缝,自信地说道:“老师,这是我欠你的一元钱,终于可以还给你啦。”我拿起纸币,然后又递到他的手中,摸了摸他的小脑袋说道:“小陶,这一次老师奖给你,因为你遵守约定,用自己的努力换上了你所欠下的‘一元钱’,老师特别开心,再一次奖给你。”小陶谢过我后,拿着“一元钱”又兴高采烈地向教室里跑去,看着他蹦跳的身影,我长舒了一口气,感觉那一天室外的空气格外清新。
片段八:悄然改变
在不知不觉中,小陶已经上二年级了。小陶还是那个小陶,只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不需有“一元钱”的奖与罚,他已经能在课堂上耐心听讲,举手等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