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端午粽》
(2022-03-26 16:17:48)
标签:
健康教育情感文化杂谈 |
分类: 作业展示 |
一下《端午粽》第1课时
1.导入。看美食,猜节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学习“节”。端午节,吃粽子。粽子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端午粽”。学习生字“午、端、棕”识字生字。端=立+山+而,粽=米+粽。
2.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课文。
3.读生字。去掉拼音,读生字,端 、午、粽、总、节等。
4.识记方法。门+日=间,八+分=分,今+心=念。看图识字“肉”,“米”,“豆,土豆、青豆、红豆”,带(海带)(皮带)。游戏识记。
5.学习词语。粽叶、十分、知道、带来、总是、据说、大米、鲜肉、红豆等。
6.学习句子。“粽子是用青青……”,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粽子的样子、里面裹着什么?(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这样停顿能读通顺句子。
7.写生字。笔画笔顺正确,书写工整漂亮。
8.小结。
一下《端午粽》第2课时
1.复习。粽叶、十分、知道、带来、总是、据说、大米、鲜肉、红豆、纪念、中间、端午节
2.整体感知。读课文,在读课文感受粽子的美味,数数课文有4个自然段。
3.第1自然段。一到端午节,外婆盼着我们回去。读一读。
4.第2自然段。粽子是什么样子的?读第2自然段。那句话写了粽子的样子?第一句。通过这句话,你知道报粽子要准备哪些材料吗?看图片。他们是什么颜色的?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这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读一读这一句话。对比读句子。叠词的运用,感受到颜色鲜艳,作者按从外到里的顺序来写的。读读第2句,通过清香这个词是写粽子的香味呀,尝尝粽子的味道。体会一下这香甜的味道。你还想到什么是香甜的?又黏又甜的(年糕)同时写出食物的两个特点。通过朗读我们知道外婆包的粽子真好吃。
5.第3自然段。外婆就包了一种粽子吗?快来读读第3自然段。花样也多,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文中的我吃得开心吗?美滋滋,为什么我们吃完了,外婆还让我们带一篮子回去,分享给邻居。外婆教会了我们和他人分享。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美滋滋的时候,说一说,是啊得到父母夸奖的时候都会觉得美滋滋的。看着全家喜洋洋的团聚,外婆心里美滋滋的。看到邻居吃着香甜的粽子,我看在眼里心里美滋滋的。读出来吧。
6.学习第4自然段。我们为什么要吃粽子呢,来看视频。课文第4自然段也能找到答案。“据说”是有这样一种说法。这是其中一种说法。课后你也去收集一些端午节的资料吧。
7.写字。
8.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