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树人情怀
树人情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618
  • 关注人气:20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月大课堂作业统计与分析

(2021-04-26 18:51:38)
标签:

健康

教育

情感

文化

杂谈

分类: 周末练习
四月大课堂作业统计与分析
综合统计
实际人数 考试人数 总分 平均分 附加题前十名平均分 优秀人数 优秀率 合格人数 合格率 不及格人数
44 44 3940 89.55  8.50  37 84.1% 44 100.0% 0
分段统计
分段 100 99-90 89-85 84-80 79-70 69-60 59-50 49
人数 0 29 8 3 3 1 0 0
分率 0.0% 65.9% 18.2% 6.8% 6.8% 2.3% 0.0% 0.0%

卷面情况分析
题号 失分率 典型易错题 教师反思
14.3% 听力,“杉树杜是树不是草的原因” 听力:此次听力内容为大自然植物杉叶杜,听力题目形式为材料关键内容提取和理解;信息提取这次绝大多数同学做得不错,在理解写出云杉杜不是草本植物的原因少部分同学能做到全对,会继续有针对性地加强听力训练。
二1 3.1% 看拼音写词语,部分学生基础差,不会写词 看拼音写词语:这道题是对课本基础一类字词的考察,整体情况较好,少数同学存在把“欣赏”写错,“记录”写成“纪律”,反映出做题态度不端正,个别学生存在空题无法动笔的现象。
二2 1.7% 形近字组词,“姿、资” 形近字组词:这题错误主要集中在有少数学生“姿、资”不会组词,形近字训练在日常要加强,平时生字教学要多种形式记忆理解来区分。
二3 5.5% 选择题“读音、反义词” 选择题:本次试卷三道选择题,均为客观题。分别是选择读音,错别字和近义词,全体学生正确率比较高。失分体现在学困生拼音选择的那题,字的读音掌握不够。
二4 13.4%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考察“异”字在不同语境中的解释。这题错误率较高,学生们对字义的理解不会灵活运用。
二5 14.5% 陈述句、修改病句 按要求完成练习。改写陈述句:大部分学生完成情况较好,少部分学生没有更正标点符号。修改病句:部分学生直接删去“所有”,导致句子意思发生变化,要提醒学生在不改变句意的前提下修改病句。部分学生不会正确使用修改符号,导致修改不清而失分。
二6 11.9%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出现错别字“琴、符”等 根据原文填空情况:大部分学生完成情况较好,但古诗默写中“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换”和“符”容易写错别字。“纸”和“琴”字也容易多写一点。
三1 13.0% 课内阅读《花钟》“昙花含笑一现”理解昙花开放是时间短。 课内阅读:本次课内阅读考察内容为第四单元《花钟》,主要考察学生原文提取信息、关键语句和句子仿写的能力。失分主要在于“一现”一词不能准确理解其意思。
三2 15.9% 课外阅读《蜗牛的秘密》,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 课外阅读选取和第四单元文体一致,从词语、句子生动有趣、内容提取和文章主旨这几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考察。主要失分点是学生不会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要把自己在生活中的体会用具体事例表达出来。
10.3% 习作《过传统节日》,把过节的过程写清楚。 本次习作内容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整体情况较好,能够围绕传统节日,写清楚过节的过程,或者与节日有关的印象深刻的事。但是少数同学存在偏题,比如写了很多传统节日的来历、传说,没有过节的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整体:
     本次试卷分为听力、基础闯关、阅读天地、写作园地四大板块,考察了听力、看拼音写词语、字形、字音、字义、近义词、关联词、句子、原文填空、课内外阅读、习作的能力。整体试卷难度适中,考察点全面。
卷面:
(1)听力:在听力做题方法指导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利用好学校每日空中钩沉课堂,通过多种途径明确听的重要,并通过小游戏训练学生专注力。以求会认真听,能听得懂。
(2)看拼音写词语和形近字组词:重点落实每天听写,及时订正,并进行反馈,易错字需要让学生反复巩固,强调规范作业书写,在周清题目选择上从多种形式来考察帮助学生巩固字词。
(3)选择题:在日常学习中培养做题习惯,如通过周清和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在题目中圈画关键信息,养成良好做题习惯,对于基础知识进一步夯实。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坚持阅读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进行此类题型的训练,指导做题方法如:排除法和代入法。
(5)句子练习:修改病句是本学期的重点也是难点,每周进行修改病句练习,从而总结做题方法,突破这一难点。
(5)课内积累与运用:不打折扣落实书本中要求背诵内容,课文自然段、古诗、园地日积月累、文言文。尤其是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要重点关注,一对一督促。
(6)课内阅读:落实课堂阅读教学,以课后习题和语文要素为抓手进行教学,力求在课堂上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每学习一个单元后,进行课文重点段落知识点梳理。
(7)课外阅读:坚持每日课外阅读。每周约3篇训练量,抓实阅读力测评这本书,让阅读训练落到实处。
(8)习作:重点指导审题和构思方法与技巧。1.认真读题,圈出作文要求;2.题目位置按要求写;3.书写一定要认真!4.开头、结尾必须点题;5.用上修辞手法。与此同时,平常要引导学生多阅读,多思考,积累写作素材。

总分前十名
姓名 得分 排名
於楷文 98 1
赵紫嫣 97.5 2
何昕肜 97 3
杨天乐 96 4
张峻杰 96 4
周子入 96 4
李童跃 96 4
   95 8
奚于深 94.5 9
赵欣冉 94.5 9

附件:(因格式问题,试题有不完整现象。)

听力平台。(5分)

   听力题的要求:1、教师读题两遍。2、学生认真听,完成下列练习。

1. 杉叶杜只有约________厘米高,是世界上最迷你的___________之一

2. 短文中的“袖珍”“迷你”________”“微型”等词语都是形容杉叶杜的矮小。

3. 杉叶杜是树不是草的原因是:                                      

二、 基础闯关。(40分)

(一)看拼音写规范字。(8分)

      jìlù        chuàng        fn fng        mì fng

 

  

xn shng      jio ào          shì        yun yng

 

(二)比一比,组词语。(4分)

 姿(    )      娇(    )      辨(    )       阻(    

  资(    )      骄(    )      瓣(    )       组(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xié)        牙(zhu      (gng)

B.(mào)        造(zhì)         (jiàng)

C.(k)        (fàn)       (zhé)

D.(suì       (xin)         (lóng)

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任凭人世间忙忙琭琭,我只在睡梦中推究哲理。

B.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明的石拱桥。 

C.清明上河图》有八九百年的历史,早已名杨中外。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下列词语中不完全是近义词的一项是(   

A.迟疑——犹豫   机灵——机智   抱怨——埋怨

B.挣脱——摆脱   悠闲——清闲   节省——节约

C.方便——便利   体现——表现   笨重——轻巧

D.吸收——吸取   恼怒——恼火   轻蔑——轻视

(四)基础知识填空(6分)

1.给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分)

异:不相同的;另外的,别的;特别的。

(1)每逢春节,身在国他乡的叔叔都非常思念亲人。 (   

(2)李小华觉得桥上的那些狮子大同小    

(3)绿萝能净化室内空气,吸除味。 (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填序号)(分)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不是……而是……

(1)骑马的人(     )没撞上轿子,(     )吓到了旁边的两头小毛驴。

(2)赵州桥(     )坚固,(     )美观。

3)(     )帛的价钱太贵,(     )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五)按要求完成练习。(4分)

1)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婷婷做完了老师所有布置的作业。(修改病句)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文房四宝:____________________。中医四诊:____________________

雅人四好: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王安石《元日》中的“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就会想起过年时贴春联的情景。《清明》这首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写出了清明时节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的样子。我还知道清明有扫墓、______等习俗。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述了_____代诗人________独在异乡,在重阳佳节想起了远方的亲人登高、插茱萸的情景,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4)《蜜蜂》记录了作者为证实蜜蜂是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进行的一次实验过程,体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态度。

 

三、阅读天地。(25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 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伸展——(      )        瑰丽——(     )         察看——(     

2.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____”画出来。(分)

3.“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中“一现”一词说明昙花开放的时间____。(分)

4.仿照语段中表达鲜花开放的语句,完成练习。(4分)

凌晨五点,向日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点左右,蝴蝶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15分)

蜗牛的秘密

今天下午,我在院子的草坪里捉到了10只蜗牛。这10只蜗牛,外壳很薄,软软的身体在地上蠕动着,两只触角一伸一缩,一旦发现有“敌人”,就马上把身子缩进“屋子”里。

我为它们准备了一个纸盒当作屋子,几片菜叶是它们今天的晚餐,我(   )地看着它们,期待它们毫不客气、(   )地享受我的款待。可是,没想到它们只是碰了碰菜叶就把头移开了。我好失望,心想这些小东西怎么这么不领情。我生气地走开了。过了一会儿,我忍不住又回来看它们,咦,这回我发现,那菜叶边缺了一个大角。哈哈,它们刚才可能是害羞了,见我在旁边就不好意思吃啊!

不久,菜叶全被蜗牛吃光了。饱餐一顿之后,它们开始悠闲地散步。就在它们移动的时候,我看到它们的身后留下一条银带子。我好奇地把几粒沙子撒在上面,发现沙子都被住了。这些黏糊糊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我赶紧查阅了《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这些黏糊糊的东西是蜗牛的排泄物,它们有助于蜗牛的爬行。

四月大课堂作业统计与分析为了知道蜗牛的眼睛在哪里,我又把一片菜叶放在蜗牛的面前。只见蜗牛很快地伸出一对触角碰了碰,然后慢条斯理地吃起来。这下我才知道:蜗牛的触角有眼睛的功能。

真没想到,小小的蜗牛也有那么多的秘密啊!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括号里。(填序号)(4分)

目不转睛 心不在焉 狼吞虎咽 心甘情愿

2.请用“ ___ ”在文中画出一个描写得生动有趣的句子,并说说这句话好在哪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将表格填写完整。(4分)


4.发现蜗牛秘密的过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园地。(30分)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前几天刚过的清明节,还有春节、清明节、重阳节、中秋节……请选择一个传统节日,把自己家过节的过程,或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写出来。

要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字数300字左右。

 

五、 附加题,七选三。(4+3=3=10)

《大狼托克打电话》是中国儿童文学作家(  )的作品,我还读过她的作品,例如(  )、(  )。

A.王一梅      B.曹文轩     C.郑渊洁     D.《皮皮鲁外传》   E.《鼹鼠的月亮河》

F.《玫瑰和金鱼》    G.《黄鼠狼味道的金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