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8/middle/5b17e70bt85bfa12f5807&690
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那些似乎是与生俱来让我们成为习惯的那写生活细节上的能力。等我们做了父母以后才发现那些曾经也是我们的父母辛苦教养日常灌输的生活能力,我们一代一代的传下去。那些点点滴滴的细节都是倾注心血养成的生活习惯。让我们的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第一
健康的饮食习惯能力。民以食为天,饮食是每个父母关心的不能再关心的问题,从怀孕到生下来,为了饮食不知道要费多少心机。可以说不惜一切代价为了孩子能吃好。给孩子一个良好健康的饮食习惯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是往往也会走入误区,我把饮食习惯分为两种:第一饮食的行为习惯。很多父母往往忽略这一点,我的孩子从小我都是给他定量的饭菜,根据自己的日常观察给他定量的饭菜一定要吃完。掉桌子上掉地上的捡起来弄干净了吃掉。餐前餐后要洗手,特特一岁半就会自己吃饭,吃完晃晃悠悠的都能把自己的餐具收拾放到厨房。等妈妈来洗。这个习惯上了幼儿园能明显的帮助孩子树立第一个强烈的自信。以后大了更不必说。第二
饮食的内容。这个说繁杂也繁杂说简单也简单。我给特特是以日常的五谷和蔬菜肉类为主的,特特没有补过什么特别的东西,特特四个月以后添加的辅食,虽然我奶水很好。他都吃不完。我当时想的是孩子早晚要离开我的奶换成另一种饮食方式,让辅食慢慢的替换。我当时是想的用一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个交替。这样不至于孩子到时候太突然改变饮食结构。让孩子因为不适应而造成对身体有什么问题。最初我是看了很多孩子辅食添加的产品很多,当时最多的就是米粉韦氏的一系列的蔬菜水果泥。我当时一个是经济状况不好,再一个老感觉那个东西不好吃,而且不新鲜。两种原因造就我给孩子创造的饮食结构和习惯,我一般是蒸鸡蛋,用胡萝卜切成碎丁用水煮烂了,加一点盐或糖都可以,但是不要太多。西红柿,黄瓜,菠菜等各种水果我几乎都弄过,日常的交替换着只要能弄烂的我都给他弄过。等大点长牙了,开始炖各种汤,都是日常经常吃的,西红柿鸡蛋菠菜汤等,都是弄得烂乎点,但是颜色也要好看,有时侯简单的一个汤药分好几步做就是为了口味和色调。小窝头,碎肉,把小菠菜弄到肉里头,小家伙吃的可欢呢?就是想尽办法把能吃的有营养的弄得孩子爱吃,
我的宝贝没吃过什么山珍海味。所以到最后特特断奶也没费什么劲,很自然的不吃了。家常便饭,五谷杂粮,按时按顿是我唯一能给的。
现在看我的儿子很健康,不吃零食,仍然是我按时按顿的家常便饭。孩子三岁很健康,很多孩子补这个补那个的我们什么都没补过,很多家长看见我儿子吃饭都羡慕的不得了。自己吃的很利索不需要妈妈苦口婆心的劝,妈妈做什么都爱吃,乐乐呵呵的玩耍。这是我的一点心得在饮食方面。我想很多的妈妈都有自己的体会。大家多交流。
第二
独立思考的能力。三岁以内的孩子其实是绝对不可小视的,现在的传播媒介很多。孩子将来如何保护自己。我们言传身教的毕竟是有限的,我们的认知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有局限的。无论发生什么事情要给孩子解释清楚。听孩子的心声听孩子的意见。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是是非非能解释多少就解释多少,切忌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和遇见的事情不了了之。孩子再小也有是非观念的。慢慢的我们丰富它的内容。让他独立面对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事事代劳。但是也不能放任不管。为什么加这句呢?在以前我以为所有的母亲都一样。只从遇见婆婆。我发现了有放任自流的母亲。对孩子是非不管的人。造就孩子成年以后很多日常行为习惯没有是非判断跟风。到孩子大了发现自己的弱势矫正太费力气了。至于我和老公有一些事情你认为很自然的事情他理解起来却需要一个过程。就像我们自己做了母亲以后才发现很多的时候为什么妈妈会在我们小时候这样做。而我们依然把正确的部分传给孩子。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更新对孩子的教育。让孩子做一个懂得思考的人,懂得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及时更新自己。懂得思考懂得分析就会找到问题的根源继而解决问题。
第三
善良有爱心懂得给予的能力。
每一个孩子都是首先认识自我然后心里才有别人。但是每一个孩子在你爱他的时候他会很自然的回给你。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的爱没有及时得到回馈。孩子怎么理解呢?不要把爱与被爱想成因果关系,爱是自己的事情,给予也是自己的事情,对于弱者的帮助,对于强者的敬仰那都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付出爱得到的是自己的释放,心灵的愉悦。不是别人同等的给你相同的爱。让孩子正确的付出,清晰的理清自己的思路。做一个善良的人。有原则的人。给予给的快乐。不管我的孩子将来有钱没钱,我希望他有给予的能力。给钞票是一种能力,伸出手也是一种能力。不同的方式只是爱给予的方式不同,责任都是一样,就像孩子回到家说:“妈妈,老师说要相互帮助。我可以帮你做什么事情吗?”这样的时刻你说:“宝贝你帮我拿过来那张纸好吗?”孩子愉悦的拿过去。你说“:谢谢我的乖宝贝。”此刻他是很兴奋的,因为他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也得到了妈妈的表扬。远远比你说:“不需要。你玩去吧。”这样带给孩子的多的多。爱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体验。人要胸中有大爱。孩子成长在大爱的环境下人也会变得善良。事业和心胸都很宽阔。
我想每个家庭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给孩子不同的能力。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小体会。仅供参考。让我们共同的探讨我们应该带给孩子怎样的终生受用的能力。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的健康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