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淡中见真情——品味丰子恺

(2012-06-06 10:35:42)
标签:

丰子恺

丁聪

插图

漫画

文化

分类: 影评书评

         http://s8/mw690/5b178047xce332a4e6ba7&690                           丰子恺自画像


         情感是作品的灵魂,插图是情节的再现。

         喜欢插图由来已久,特别是文学作品里那些朴实无华、原汁原味反映生活的插图。

        少女时代看过一本《安徒生童话》,好看的童话故事里穿插的那一幅幅图片,让文字立刻鲜活起来。其中“海的女儿”里的一幅插图还时常萦绕在脑海里:小美人鱼为了心中的白马王子,义无反顾地让自己美丽的鱼尾变成两条修长的腿。画面展示的是美人鱼低垂着眼帘坐在海边,瀑布般的长发遮掩住光洁的身子,裸而不露。年轻的王子侧身站在旁边深情地凝视着小人鱼,多么温馨的图片,让人遐想......

        一本好的作品配上精美的插图,锦上添花,既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亦彰显作品的活泼生动。成年后追求淳朴自然影响到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对那些用白描的手法表现的作品青睐有加,丁聪、丰子恺是这类风格的代表人物。他们的画充满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时代特色,人物造型独具韵味,别人是无法复制的。最先接触丁聪的画,看过他为很多文学作品作插图,对他的画相当的熟悉,毫不夸张地说,我能从一堆没有署名的漫画家作品里,准确地分辨出丁聪的作品。

        尔后接触丰子恺的作品,一见倾心。丰子恺是著名的画家、散文家、翻译家、漫画家。他的散文、随笔独树一帜,以记录生活为主,着重抒发个人的真实感情,淡淡的叙述中传达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下层百姓的悲悯之心。他的文字如叙家常,娓娓道来,自然流畅,无矫揉造作之感,追求“小中能见大,弦外有余音”的境界。他的传统漫画更是脍炙人口,既让文学作品添光溢彩,也是可以独立成篇的美术佳作。以刻画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为主,小小画笔,展露社会事态万千。他的画风朴实,含蓄而隽永,人物形象生动饱满,寥寥几笔,出神入化,活灵活现勾勒出一幅意境,给读者带来极大的艺术享受。

        他的作品有相当多的篇幅反映儿童生活,让你怀念童年时期这样一块美好的净土,痛苦成人世界里充斥的虚伪、欺诈、欺骗......他的儿童作品自成一景,站在儿童的角度解读儿童,童趣盎然,妙趣横生,感受童真,童趣,真诚。完美的构图与个性化形成挥洒自如的大家风范,掩卷依然让人回味无穷。下面是他的部分插图:

 

http://s5/middle/5b178047x79bf76eb6984&690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一卷竹帘,一钩新月,几个茶杯,一种怡然自得的心情,传达的是人散楼空、月明星稀的悠悠夜景,耐人寻味。

 

http://s1/middle/5b178047xc17ab53b6920&690   瞻瞻底车:瞻瞻为丰子恺的儿子。孩童丰富的想象力让人惊讶,用两把芭蕉扇组合成脚踏车,自娱自乐。


http://s14/middle/5b178047xc17aeb26cb45&690

 

   提携:抱一个牵一个,悠闲自在,衣着就是一个特定的环境,充满了时代感和幽默感。



http://s4/middle/5b178047x79bf82bd6e83&690      春光先到野人家:线条简约的山,枯树上的几抹红,穿红衣的小孩,在窗口远眺的农妇,旷野里让人感受春天来临的喜悦。

http://s13/middle/5b178047xc17b3f67a60c&690        阿大去借米,乞得提灯归:用夸张象征的手法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



http://s14/middle/5b178047xc18e14b3c4fd&690       哀鸣:生动的画面,退缩一隅的笼中惊恐之鸟,踮起脚尖欲罢不能的猫......

 


http://s9/middle/5b178047xc18e3c1260c4&690
       快乐的劳动者:这幅画让我脑海里立马呈现遥远的过去,叫人谁不忆童年。



http://s5/middle/5b178047xc18e6a0a6525&690              贫女如花只镜知:自我欣赏,贫穷也阻挡不了心里对美的追求。

http://s1/middle/5b178047x79c1729855d0&690    父子:西装革履拄文明棍衣锦还乡的儿子,提行李谦恭随后的父亲。两人的表情惟妙惟肖,着墨不多,颇为传神。



http://s13/middle/5b178047xc19a6aee0e6c&690
   野外理发处:一头挑的是煤火炉及热水,一头是凳子,一个乡村游走剃头匠的全部行当。随意的几笔,民国时期乡野人家的生活情趣跃然纸上。看了这幅画,你可能对“剃头挑子一头热”这句歇后语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