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田园美(之二)

(2025-07-27 10:52:43)
标签:

杂谈

                                                              田园美( 之二)
   ---友人农民作家李俊忠先生读"立夏小满正栽秧"的点评
    公园只是供人们游览和休闲的地方,如果说,公园美,那它的美只是停留在表面。
    而田园则不同,它因为有了我们的劳动,便添了诗意!
    它因为有了春种秋收的内容和希望,便生成了我们的思想!
    它因为有了我们的付出和奉献,有了我们的责任和担当,才赋与了我们的情感!
     田园,才是我们灵魂入驻的家园!
附:立夏小满正栽秧原文。
                    立夏小满正栽秧
                                  -----农业科技下乡(之二)
         本月15日,我们一行人又在县老干局和农业农村局退休党支部的带领下再次来到半月前我们栽秧那个地方,搞了第二次农业科技下乡活动。看着半月前我们亲手种下的那块长势良好绿油油的试范田,让人欣慰,一种内涵深厚的田园美感由然而升。
      这次下乡支农除了继续完成另一块试范田的秧苗栽种外,另一个重点是由我给当地的农户上一堂水稻田间管理的现场课。这堂水稻栽后的田间管理课除了追肥和病虫害防治外,我讲课的重点是本田的水管。
    水稻的祖先是水边生长而非水中生长的草本植物,它爱水又怕水。我们种植水稻,要获高产,除了良种,适宜的气候,肥料充足,病虫防治等技术外, 田间管理的重点是养好根!大树靠深的根,水蹈高产首先要根壮,而田间的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根系的发育。水多伤根,水过多的下湿田,烂泥田稻根弱而黑,不可能高产。干湿交替的稻田,稻根白而壮,易高产。水稻田间水管的口诀是:"浅水栽秧,寸水护苗,薄水分蘖,适时晒田,淹蔸孕穗,干湿到老"。讲课中我讲了一个1978年在井研农业局工作期间,对县城边一生产队有一块长期低产的下湿田大胆地使用加长晒田期,创新地用半旱栽培的方法(注)而获得高产的实例来阐明了水管对水稻高产的重要性。
    课讲完后,两个年岁较大的农户拉着我手说:"讲锝太实在,太好了,我们当了一辈子农民,第一次听到这样联系生产实际的好课"。

注:针对下湿田,烂坭田的水稻高产种植,八十年代初,西农著名教授候光炯在宜宾地区下乡蹲点时总结出一套完整可行的半旱种植法。

      欢 迎光临                 谢谢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