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栽秧与授课

(2024-07-31 10:36:38)
                      栽秧与授课
                                                             汪毓辉
      4月28日,我们一群退休农技工作人员在县老干局和农业农村局退休党支部的组织带领下来到了张场镇金峡村,大家动手,种了一块水稻新品种抛秧栽培的现场示范田。这块田约1.8亩,一分为二,两个新品种,有常规栽培和抛秧栽培两种栽秧方法,谷雨刚过,栽秧稍早,水稻营养生长期较长,利于高产。
    我是本次活动中年龄最大的高级农艺师,在接受新闻媒体记者现场采访时,   我讲了下面一段话。 42年前,因主 持全县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的需要,我由乐山来到丹棱县,工作的第一站当然就是农业农村局。后因工作需要,调换过四,五个单位,但始终都没离开为三农服务这条主线。42年来在和丹棱的农业,农村,农民打交道的人生旅途中,结下了不解的三农情怀。
     前些日子,我的学生刘敬宗告诉我,县老干局和农业农村局退休党支部联 合组织退休农业科技人员下乡为三农服务,让大家为丹棱的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出点子,想法子,献余热。我当及表态,这样的好事我当然义不容辞,只要我还走得动,身体无大碍,定当用我毕生从事农业技术科普推广所淀积的知识、经验,继续为三农服务,让晚年生命的余辉在我的第二故乡丹棱的土地上闪烁。
     5月15日,我们一行人又在县老干局和农业农村局退休党支部的带领下再次来到半月前我们栽秧那个地方,搞了第二次农业科技下乡活动。看着半月前我们亲手种下的那块长势良好绿油油的示范田,让人欣慰,一种内涵深厚  的田园美感由然而升。
       这次下乡支农除了继续完成另一块示范田的秧苗栽种外,另一个重点是由我给当地的农户上一堂水稻田间管理的技术课。这堂水稻栽后的田间管理技术课,除了追肥和病虫害防治外,我讲课的重点是本田的水分管理。
     水稻的祖先是水边生长而非水中生长的草本植物,它爱水又怕水。我们种植水稻,要获高产,除了良种,适宜的气候,肥料充足,病虫防治等技术外, 田间管理的重点是养好根。水蹈高产首先要根壮,而田间的水分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根系的发育。水多伤根,水过多的下湿田,烂泥田稻根弱而黑,不可能高产。干湿交替的稻田,稻根白而壮,易高产。水稻田间水分管理的口诀是“浅水栽秧,寸水护苗,薄水分蘖,适时晒田,淹蔸孕穗,干湿到老”。在田间课堂上,我讲了一个1978年在井研县农业局工作期间,对县城边一个生产队的一块长期低产的下湿田,大胆地使用延长晒田期,创新地用半旱栽培(注)的方法而获得高产的实例来阐明了水分管理对水稻高产的重要性。
    讲完课后,两个年近的古稀的老农民,拉着我的手说:“讲得太实在、太好了,我们当了一辈子农民,第一次听到这样理论联系实际的技术课,很适用。
 
      

注:针对下湿田,烂坭田的水稻高产种植,八十年代初,西农著名教授候光炯在宜宾地区下乡蹲点时总结出一套完整可行的半旱种植法。

          欢迎光临     谢谢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