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年隋塔焕新姿

(2022-05-19 11:49:23)
标签:

杂谈

                                               千年隋塔焕新姿
               
        说起丹棱的文物古迹,历史最悠久的要算县城西郊的隋塔了。该塔始建于隋代仁寿年间(601——604),距今已1400多年,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为丹棱镇县之宝。其造型与西安小雁塔相似,端庄典雅,俊逸神飞,为县城近郊一道靓丽的风景。
        去年,县政府在白塔旧址征地近百亩,新建白塔公园。楼台亭阁,曲径通幽;梅兰竹菊,四时佳胜,为娇小美城平添一道靓丽风景。每当落日余辉,华灯初上,与塔影交相辉映,蔚为壮观。
        受县政府委讬,著名诗人孙仲父先生欣然命笔,为公园撰写巜白塔公园赋》,经由著名书法家、眉山市书协主席杨江帆先生书写并勒石为碑,矗立于园内,更为公园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庚子岁末,与友人尽兴一游,取景数张,并附友人巜白塔公园赋》与大家分享。

     附巜白塔公园赋》
       
        龙鹄之阳,沧浪之滨;有塔巍然,丹棱白塔也!
        是塔也,肇基于隋杨,凌越乎千载。瞻其造型,引领乎雁塔;仰其风采,焕然乎盛唐。雄浑古朴,俊逸神飞。塔高千尺,上接青冥;层萦百级,直抵瑶宫。风铃演乐,奏佛国之仙音;飞檐流丹,映老峨之翠影。毓山川之灵秀,蕴巴蜀之文星。龙池濯颖,泽被后昆;名宰登临,诗联胜景。子瞻留踪,名标史籍;升庵题壁,墨踊龙蛇。滋孕七李,陶冶三彭;见证岁月之沧桑,阅尽蜀西之春色。
        惜乎明季,兵燹频仍;塔亦蒙垢,风姿不再。
        欣逢新时代,会须大手笔。乘文化兴县之东风,闻鸡起舞;秉为学精神之厚重,励精图治。感塔之形单影只,建园以增其秀美。南襟大雅,揽诗圣之雄风;西邻端淑,接芬芳之桃李。楼台亭阁,曲径通幽;竹菊梅兰,四时佳趣。
        登塔远眺,胜景纷呈:岷水蜿蜒,奔来眼底;总冈横亘,屏列如画。桃花竞艳,古城尽展新颜;唢呐飞歌,角落顿生光彩。飘然流春,生机满眼;碧波泛锦,柳暗花明。天桥虹跨,车水马龙;崇楼望月,共筑和谐。
        至若华灯初上,溢彩流光。柳浪闻莺,荷风送爽;绿茵草软,杂树飞红。馆阁吟诗,塔畔留影。别是一番风景矣!
         赞曰:千年古塔,百世重光;名园掩映,瑰宝益彰。雅致小城,更添锦绣;郁郁春风,共襄齐乐!
                           庚子仲秋上浣  孙仲父撰 

注释
(1)龙鹄,山名,西蜀名胜。原名  “龙鹤”  ,宋孝宗赐今名。南宋史学家李焘读书处。
(2)丹棱河流经县城一段,名曰“沧浪”。   “沧浪钓雪”   为清代丹棱八景之一。  
(3)隋杨,据史料载,丹棱白塔始建于隋代仁寿年间,据今已1400余年。
(4)雁塔,丹棱白塔与西安大雁塔造型相似,但大雁塔建于唐永徽三年(652),丹棱白塔建于隋仁寿(601—604),故曰引领也。
(5)焕然乎盛唐,此句就遊览者之角度而言,谓瞻仰隋塔风采,对大唐盛世的追怀油然而生
(15)角落,指丹棱古村落赵桥(今名幸福古村),现正申报生。
(6)风铃演乐,白塔四围檐角有铜铃,风动而铃声清越辽远。 
(7)龙池濯颖,塔畔有洗墨池,传闻苏辙曾在此洗过毛笔。 “龙池濯颖”  (13)端淑,指新建之端淑小学与端淑公园。该校与白塔公园仅一墙之隔。
(14)总冈,指绵延于县西之总冈山脉。亦丹棱著名景点。
(8)子瞻留踪,据县志载,苏轼昆仲幼年曾读书于此。
(9)升庵题壁,明代状元杨慎曾遊白塔寺并题诗。
(10)七李,指南宋史学家李焘父子七人,史称“一门三相”。
(11)三彭,指清代文学家彭端淑、彭遵泗、彭肇洙昆仲三人。
(12)大雅,指史上唯一之大雅堂,始建于北宋,内藏黄庭坚手书杜甫两川夔峡诗碑三百通。明末毁于战乱,今重建。联合国自然遗产。上世纪八十年代,著名电影巜角落》即拍摄于此。
(16)飘然流春,飘然,水名,源出于县西飘然山,故名。流经县城汇入丹棱河段。
(17)齐乐,丹棱古称齐乐县,此处一语双关。
千年隋塔焕新姿

千年隋塔焕新姿

千年隋塔焕新姿

         千年隋塔焕新姿    千年隋塔焕新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