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白塔公园

标签:
杂谈 |














待建的湖区

围栏内为待进一步发掘考古区

考古图片展






据专家考证,丹棱白塔建于唐,设于原白鹤寺中,《四川通志·舆地》卷四十三记载:"《明统志》:白塔寺在丹棱县治西,旧名白鹤,唐大中末建,内有浮图,宋重修,苏轼为记,永乐初改今名"。另一种说法是建于隋代,据《丹棱县志》(民国十二年版)《佛寺》记:"白塔寺古刹也……寺左浮图一座,高耸云霄,建于隋仁寿年间"。后据专家考证:"此塔外十四级内四层,不合佛塔规矩,且顶部蹬道似未到尽处,颇疑似曾经折断,后代大修成如此模样"。"此塔行制与大理崇圣寺塔和彭山龙兴寺塔等相识,殆亦唐代,而内部宋式斗拱和盘陀蹬道是后代补修的"。因此,大多数专家认为:"丹棱白塔是可能建于唐而后代迭经改造,犹保留唐塔风格的古迹"。从塔刹中段上铸有"道光十二年十月谷旦"和下段铸有"佛、万历乙巳年十月廿立"等字样看,也说明明清时代亦经过多次修补。
丹棱白塔是丹棱历史的见证。自隋开皇时丹棱就建制设县,古城人不甘寂寞,先是修建象征"地王"的丹棱白鹤寺,以图风水显圣,又建文庙造贤育士,续又建丹棱白塔为古城增色。此后的丹棱倒是实实在在地出了不少人才。百年间,中进士者125人,举人300余人,因而享有"才子之乡"的美名。其中,书法家杨玲、女道士成无为、诗僧可朋、史学大家李焘、"小东坡"唐庚、"水晶灯笼"孙道夫、民族英雄刘汲、"谪仙之才"李壁、教育家李昶元等等,雄视天下,名留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