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树常青——漫谈生物大灭绝启示(1)
(2019-01-24
16:07:10)
生命之树常青
——漫谈生物大灭绝启示
自38亿年前,太阳系地球生命的种子在远古海洋中诞生以来,直到5亿多年前,不知历经多少沧桑劫难(暂无证据可考),终于迎来生机繁茂之势(远古生物大爆发),之后,又不知道历经多少沧桑劫难(有化石可考),曾几何时,几尽夭折,后来终于长成参天大树(以灵长类出现为标志),至今。为什么生命之树屡遭劫难,最终却能够得以常青!?
一、古生物大灭绝
生物灭绝又叫生物绝种,是指大规模的集群灭绝。整科、整目甚至整纲的生物在很短的时间内彻底消失或仅有极少数存留下来。在集群灭绝过程中,往往是整个分类单元中的所有物种。生物灭绝标志无论什么物种,无论该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如何,都逃不过劫难,而且还经常是很多不同的种群一起灭绝,不过每次总有一些漏网之鱼,幸免于难,还有一些类群从此诞生或开始繁盛。大规模集群灭绝有一定周期性,大约6200万年会发生一次。目前,有化石支持可考的生物大灭绝共以发生五次,它们以规模大、持续时间较长,影响深远等显著特征,记录着远古生物的命运,如奥陶纪、泥盆纪、二叠纪、三叠纪、白垩纪大灭绝(又称恐龙大灭绝),期间次级灭绝事件多达20多次。在集群灭绝事件中,对动物的影响最大,而陆生植物的集群灭绝不像动物那样显著。
灭绝原因多种多样,往往一开始是单方面偶然因素,持续一段时间发生连锁反映,最后综合因素成就灭绝结果。如来自宇宙空间的伽马射线暴,地球大气层突然被击穿,四分五裂坏损散去,全球气温骤然变冷,大气环流终结,大地海洋冰封;又如小行星或彗星砸向地球,大地忽然剧烈晃动,高温气体夹杂岩石碎屑铺天盖地迅速弥漫地球表面,同时,岩浆从海床裂缝中喷出,海水汽化沸腾,岩浆中的有毒物质与海水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海水严重酸化;又如地球内部剧烈运动(西伯利亚暗色石)导致高强度地震和火山爆发,引发巨浪海啸;又如森林、草场、湿地动植物聚集区气候突变,干旱缺水,沙漠范围扩大;又如不友好细菌和病毒泛滥,部分生物感染死亡等一系列综合因素连锁反映造成大量生物灭绝。当前影响生物灭绝的主要因素是人类频繁活动(无孔不入),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导致生物系统紊乱,加速物种灭亡速度。
总之,天灾人祸不断侵扰,而生命之树却依然常青。这是为什么呢!?
二、生物灭绝启示
地球生命现象是目前已知宇宙的唯一,特别是能够成功演化出高级智能物种——人类,更是无限宇宙的特例。也许未来,我们能够发现很多存在低等生命的星球,但是存在高级智能文明的星球,恐怕渺茫至极,本人是地球生命殊异假说的坚定支持者(有关论述不再重复)。宇宙生命现象既然赋予太阳系地月文明,那么,生命的本质必然具有特殊性,这一特性是无限空间和时间千锤百炼自由变幻的结果,其中精妙之处无以言表。不过,本人不才,愿意偿试,把心中的学习感受和体会说出来:
一是适应性,说明本宇宙空间尽管总体环境和条件如此恶劣(相对生命而言),但是总有一隅能够适合生命存在,表征生命这种物质存在形式是本宇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无数偶然碰撞后的必然结果,同时,也表征本宇宙运动演化的目的,必然要创造生命,并以进击高级智能生命为演化方向:“我们赢了”、“我们是已知宇宙的唯一”、“我们是宇宙的第一批成功者”。我们地球所处的宇宙空间位置得天独厚。
二是竟争性,地球生命自诞生起就不断遭遇外部环境和自身的考验,新老物种更替迭代是自然常态,灭绝与新生循环往复不止,这些都是自然选择的必然结果,对此,不必大惊小怪。
三是生命选择碳基为载体,同样具有适应性和竟争性,这是其它生命形式难以做到的。
四是宇宙为地球生命成长提供了长达40亿年温和安全稳定期。
目前,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不过仅有几百年,其危害程度难与自然灾害相提并论,即便目前人类把自己作死了,生命依然不会绝迹,新的智能物种同样会出现,这一点我们人类必须自知。我们保护生态环境,实则是在保护我们自己,因为,我们是在现有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下诞生成长的,生命选择碳基作为载体,也是看重了它的“适应性和竟争性”(以下简称为两性),最后碳基智能生命能够成功登顶,也并非只塑造智人一种,其它智能物种暗然离去,也不是没有回归之日,在我们的基因密码中就存有他们的信息,自然上帝何时起动,我们谁也不知道,自然要竟争,必然有淘汰,肯定也会有多个备选方案,其中精妙之处无以言表。这里我们应该感谢上苍,生命历经亿万劫难而不灭,一方面,说明生命具有顽强的任性(指两性);另一方面,说明自然上帝是温和的,持续打击力度还不够猛烈,为地球生命成长提供长达40亿年温和安全稳定期,也许在宇宙深处某个星球上的生命并没有我们这么幸运,但是宇宙最终要演化出生命,这一点谁也挡不住,所以,生命之树必然常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