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试题3
(2008-10-31 02:10:58)
标签:
杂谈 |
分类: 图片 |
一、填空
1、( )是教育民主化的核心。
2、( )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3、学生的受教育权具体表现在就学的平等权、(
4、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表现为(
5、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6、普通高中课程由(
7、师生交往的本质属性是(
8、(
9、客观描述分为(
10、(
二、多项选择
1、教育在内涵上体现为:
⑴教育是有方向和目标的
2、学生受教育的自由权包括:
(1)免于恐惧的权利
3、自主学习的主要特点在于学习的:
(1)主体性(2)能动性(3)创造性(4)独立性
4、体验的基本特征在于:
(1)亲历性 (2)个人性(3) 缄默性(4)过程性
5、教师群体专业化主要包括:
(1)教育知识技能的体系化 (2)教师教育的专业化 (3)教师资格的制度化 (4)教师活动的团体化
6、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为:
(1)职前的师范教育 (2)自学 (3)新教师的入职培训 (4)教师的在职学习。
7、课程资源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多样性(2) 价值潜在性 (3)多质性(4)地方性
8、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
(1)关注每一位学生(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4)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
9、教育评价的核心要素是:
(1)客观描述(2) 价值判断(3)增值探索(4)价值引领
10、一般地说,校本研究总是要涉及到以下几个环节或经历以下几个过程:
(1)问题 (2)设计(3) 行动(4) 总结
三、名词解释
1、终身教育2、发现学习3、本体性知识4、教师的专业性向5、空无课程6、互动式体验7、自我比对8、相对评价9、日常教育评价10、校本研究
四、简答
1、如何理解教育的基本要素?
2、简述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点。
3、学生具有哪些基本属性?
4、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几个阶段。
5、简述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
6、本次课程改革为什么要用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
7、怎样理解教学与课程的关系?
8、简述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特点。
9、比较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异同。
10、为什么说校本研究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根本途径?
五、论述
1、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与行为与传统教师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谈谈你对这些变化的看法。
2、有人说:“课程即科目,课程即知识。”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3、经验+反思=成长,阐述你对这一命题的认识和体验。
六、材料分析
1、阅读下面的材料,你认为教育的理想是什么?
一位企业人事经理说,“这几年做企业人事工作,我感触最深的是应聘的人才似乎‘满腹经纶’,但却一无是处。他们只会做题、应付考试,或者复述书本上的东西,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不知道如何解决了;换言之,他们既没有‘活学’,更不会‘活用’,知识对他们来说实际上是一种负担。另外,几乎所有应聘人员的动手操作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都很差,更不用说创新能力了。在已经录用的员工中,我们还发现他们缺乏必要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历越高、毕业学校的名气越大,问题越突出;众所周知,员工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甚至高于员工的业务能力;至于这些员工的生活能力就更差了,大多数的年轻员工不会生活,也不懂得去生活,生活没有情调,更没有品位。总之,为了我们企业的发展,也为了营造企业文化,我们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去重新塑造他们,这种塑造几乎从零开始。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或许有很多,但学校教育需要承担的责任应是最大的。所以,我们呼吁各级学校调整教育目标,改变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和评价标准,为社会培养出真正有用的人才。”
2、、试用人性及人性与教育的关系理论评述下列观点
“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我们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极微极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都有极重大极长久的影响。”
3、分析下列材料,并说明你是怎样理解课程资源的。
关于课程资源的理解
王老师:课程资源不就是教材吗?就是教科书、教辅读物、教参、练习册等。
李老师:课程资源,就是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教室等支撑课程教学的硬件设施、设备。
田老师:我觉得课程资源不仅包括学校的硬件设施,还包括一些软件资源,比如教师、学生、校风校纪等。
马老师:我认为课程资源是个很广泛的概念,一切能用于丰富课程教学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所谓“满眼皆资源,处处是资源”。
朱老师:我比较同意马老师的看法,我认为课程资源就是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等学校、家庭、社区中所有的资源。
杨老师:我觉得朱老师的看法有点将课程资源泛化,我认为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只有那些进入课程,与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现实的课程资源。
4、阅读下面的材料,试说明这对我们的教学有什么样的启示。
“蝴蝶”的启示
有人发现已裂开一条缝的茧中蝴蝶正在痛苦地挣扎,他于心不忍,便拿起剪子把茧剪开,帮助蝴蝶脱茧而出。可是这只蝴蝶却因身体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便死去了。蝴蝶必先在痛苦中挣扎,直到把翅膀练强壮了,再破茧而出,才能飞得起来,省去了过程看似为其免除了痛苦,但结果却是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