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播广告一条:相册里新添了比利时和一些零碎的照片。不出去旅游,一个月200兆的容量就用不完啊。
这几周过得无比崩溃,没日没夜,基本上就是吃饭、睡觉、学习、考试的简单循环。我都想不起来上一次安心的躺下去而不用惦记第二天考试是什么时候了。原以为来波兰就是放松的,谁想到最后来了个釜底抽薪,强度和打击比在法国还要猛烈,如果把法国的强度比作间歇性小米加步枪的话,那这里就是疯狂的机关枪持续扫射。不知道我的肾上腺素能持续分泌到多久,但是,再辛苦再殚精竭虑,也只剩下九天了,下个礼拜二就要离开啦。
一开始听说这里的九门课只有两门笔试,其他都是口试或者作报告,还窃喜这不是很easy么,结果我大大滴错了,严重轻敌了。前两周的考试,考一门挂一门,老师的题量很小,只有区区几道很泛的题目,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最后算下来总分就少得可怜了,不像法国一考考上三四个钟头,给一摞卷子,能拿一点分算一点。于是,我就始终在考试、再考的循环里……
很多很量子物理、量子化学的东西对生物背景的人来说,还是太高深了,几门主课的教授又基本都是年迈的老学究,不说思想迂腐吧,但是的确一点容不得含糊。就连选修课的老师都要求很高,我们第一次去考蛋白质化学,是两个人一起考,回答问题的时候可以讨论,互相提高,最后老师说给我们14分,满分20,但是他说希望我们能再提高,我们再来考一次。面对他殷切的盼望,我实在是不好意思拒绝他。而且我很喜欢他本人,讲课非常生动,脾气也很好,就冲这个也不能让他看扁我了呀。
还有一门必修课,是很物理的那种,第一次老师问的问题基本上都没答上来,原来口试一点也不简单,老师随便抽三道题,要是答不上来就挂了。第一次偶灰溜溜的走了,第二次考试,他貌似心情不错,问了三个不一样的题目,偏巧是偶不太熟悉的,于是我就老实告诉他,我把上次的题目搞明白了,老师没辙,又问我上一次的题目。毕竟考试不是目的,而是老师明白以我的背景,我的确是努力了,学到了一些东西。可是,他也说了一样的话,给我14分,希望我再考一次。俺天生不会拒绝人啊,只好又答应了……
老师很高兴,说:Thank you very much.
没想到这里的老师都是砸核桃高手,像我这种不砸不动的核桃他们就使劲砸,哎,让我想起来“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精神了……
要走了,想想在波兰的这段经历还是很难忘的,虽然他们的课程安排看起来很松散,想要在成绩单里写满A却绝非易事,要靠高度的自觉性和扎扎实实的用功才行啊。惭愧的是,偶这两样属性都很缺如。
有一个很老很老,头发都银白的教授,他出的题太高等了,给分又非常严格,班里12个人,只过了3个,上周五第二次考试,我疲于应付其他的科目,还是没在上面花很多时间,结果拿到卷子傻了,这次题目更难,比第一次考感觉更糟。考完我就想,糟糕了,必挂无疑了。更糟的是我已经没有机会再补考了,我开始生气他把我们跟学物理化学的放在一个标准上。这两天心里始终在打草稿,怎么跟他据理力争,甚至想大不了不要这个学分了。今天去看成绩,俺是准备了一箩筐话要说的,结果,擦着边过了,哈哈。不过看得出来他不是很满意,我准备了很多的话都吞回肚子里了。他的最后一堂课上,给我们照了合影,今天他让我拿一张留做纪念。可是他照的是我们呀,里面又没有他。看着他雪白的头发,我有些心软了,后悔没有准备给他的小礼物,又想起同学说他曾经是波兰最著名的物理学家之一,之所以现在还在教课,是因为他实在热爱教学,热爱研究。这下对他的不满都烟消云散了,也许我们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批学生,他一定很留恋那个小小的讲台,毕竟他是希望我们能努力读书啊。我又开始惭愧了,让这样的老爷爷失望真是很内疚,如果不是我快要离开了,我还是希望能有提高的。
感觉波兰,包括法国的学术氛围还是相当严谨的,态度是很纯粹的。在这里看见不少花甲的老教授,他们不在乎收入多少,穿着打扮也相当随意,之所以还在工作是因为实在是热爱。接触到的每个教授都平易近人,也很乐于助人,这才是真正的研究者啊。喜欢科学,就专心的投入,没有杂七杂八的目的和动机。相比之下,国内的竞争太激烈,就业压力相当大,不少人被逼考研、考博,做研究,可是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这门事业,即使得到成就又有何意义呢?我承认我做不到像他们这样纯粹的热爱科研
不管怎样,今天卸掉一块大石头,心情大好。俺继续去加足马力消灭掉剩下的课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