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沈鹏 王学仲 刘正成 聂成文 石开等在全国第一届书展上的“表现”

标签:
杂谈 |
分类: 大鼎评论 |
-
书坛名家三十年前“原形”
http://s16/middle/5b148da8tb38c140bdf7f&690
目前书坛享誉极高的沈老,三十年前还在做“编辑”,这个书法集的责任编辑之一就是他。看到沈老三十年前的作品是很有幸的,我们看到先生那时的书作中“王铎”的影子还不少,当然无法和现在“流转华变”诗书浓郁的沈鹏大草相提并论了。然而,早在三十年前,先生的遒劲笔力和造线能力就已经展露出来了,虽然还有些“生硬”,有点点造作。三十年前,我刚刚十四五岁——一个地地道道的小屁孩,三十年后竟敢妄加评论起来了,真是岂有此理?然而,再过三十年后又将会有谁在我们背后“指点江山”呢?所以,不管我们目前处在何种境遇,搞艺术就要按照艺术本身的规律去搞,艺术之外的东西时过境迁之后一钱不值。如果谁妄图依靠身份地位强加给艺术些什么,那最多就是遗后人以笑柄而已。
做为新中国书协第三任主席的邵宇先生果然不同凡响,这样的作品放在今天也是很有“爆破”力的,可见邵先生的才识过人之处了。当然,在这里谈传统或现代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书法本身并不就是传统或现代,它是超越时空的艺术形式。看一看三十年前的书坛,的确被个性纷呈自抒性情的书家抢占主导了。
曾因引导中国上世纪末书风——“流行书风”而名噪书坛的刘先生,三十年前就热爱大草了,中锋直下浑圆流畅,确实洒脱不凡。谁能想到他在后来的修习中忽然“剑走偏锋”,以长锋侧刷的大草“横行”书坛,一心一意 ‘独持偏见 ’。十年前他说,“如果你的书法还没有流行书风那就是还不入流”。可惜,流行书风现在也不流行了,他自己也因某些莫名奇妙的事件而退出书协“浪迹江湖”了——谁能说这对一个书法艺术家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呢?自古大师在民间嘛,呵呵。真正的艺术家还是远离政治远离热闹的更好些。
http://s14/middle/5b148da8tb380d55c32cd&690
一看就是年轻的“魏老”,个性,夸张,有激情。“米书”的笔法在这里还不够圆通浑熟。象一个胸怀大志的毛头小伙,风风火火雷厉风行而又不乏“漏洞”—— 大家的成功之道大凡如此吧。
http://s14/middle/5b148da8tb380f4c375dd&690
现在“大师自居”的石开先生,那时候还是“小石头”。看看那时的小石头多么精明会安排呀,把自己“装饰”的很装饰,很美很自信!
http://s12/middle/5b148da8tb3933906d40b&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