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评:观摩吴勇执教《调皮的故事》有感

标签:
育儿 |
http://s12/mw690/001FpnaRgy6MBuG8wGvab&690
观摩吴勇执教《调皮的故事》有感
一、以图为本,联系实际
吴勇老师课上借助绘本《大卫,不可以》来展开教学。这本绘本讲的故事是这样的:大卫在客厅里打棒球,图上出现“大卫,不可以在屋子里玩”。大为在餐桌上拿食物玩,拼成一个长鼻王,图上出现“不可以,玩食物。”大卫拿玩具在浴缸里玩,图上出现“不行!不可以!”。绘本中栩栩如生的画面再加上简短的几句话,却让孩子们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自己与大卫干过的相同或相似的调皮的事。吴老师抓住绘本中大卫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结合点,让学生回忆自己干过的调皮的事。学生的思维立刻打开,他们的话匣子已经开起,这样就为下面写《调皮的故事》找好材料。
吴老师从绘本出发,巧借绘本的故事内容引出学生的写作素材。
二、以图为例,引出写法
绘本的特点是图画中的线条、色彩蕴含着丰富精彩的故事。写作需要“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的描写。吴老师在教学中巧妙地将两者结合起来。“你从画里的哪些地方看出大卫要做打击乐手?”“联系大卫的动作、神情及自己的经历,大卫此时会说些什么?唱些什么?”吴老师再次总结:“画家用线条、色彩来表达故事,这叫场面复活法。除了用图画画出来,还可以用语言来复活。”
从图的画法迁移到作文的写法,这是教学的智慧,真是让人叫绝。
三、拓展延伸,总结写法
吴老师请一生读一篇学生写的“画面复活”片段,再放手让学生“选择一个让你一想起来就发笑的调皮的故事写一段话。”同时提醒学生写的时候注意“连贯的动作、夸张的表情、开心的语言、好玩的心情”。
从一个学生的作文范例到放手让学生写,其中又有写法的指导,这样细致的教学可谓精细。
四、自评他评相结合,渗透写法
在学生完成写作片段后,吴老师让学生从“连贯的动作、夸张的表情、开心的语言、好玩的心情”这五方面进行自评和他评。老师还制作了表格在每一项中让学生打分。在自评与他评中再次强化了写作方法的指导。
五、首尾添加成故事
吴老师在最后点出“为什么要当打击乐手?这个就是故事的起因。这样做又有什么结果呢?把故事的起因、结果补上就是完整的故事。”在最后添加故事的起因、结果,故事就是完整的。整个作文教学的中间场面描写重点教学,再略教首尾,让学生自己去添加,这样有重有略,作文教学水到渠成。
听了吴老师的作文教学,我真觉得受益匪浅。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我也会尝试吴老师的作文教学方法。精彩的课堂展示环节后,吴老师和大家交流分享了在儿童“故事性”写作教学实践中的经验——《用故事点亮童年的言语和精神世界》。报告从儿童的故事属性、儿童故事的存在状态、儿童故事的教学唤醒三个层面阐述儿童天生就是有故事的人,他们就是故事的发生者、创造者,他们就是故事的中心。他教故事,其实就是让习作教学回归到一种真实而丰盈的童年状态;他教故事,其实就是想用故事打开一扇通向儿童言语和精神世界的窗户;他教故事,其实就是在缅怀自己曾经失落的童年世界。他特别珍视童年本性,哪怕是儿童一幅简单的画,有了关注,也能从中看出儿童的故事思维,故事的元素充分而饱满。他还用大量的教学实例讲述如何唤醒儿童的故事表达,具有极强的可模仿性和可操作性,让听课者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