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说课稿
(2014-06-21 16:56:35)《乙醇》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2.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能解释与乙醇有关的生活现象。
②知道乙醇的分子式和分子结构,能辨认乙醇的官能团。
③从乙醇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变化,强调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让学生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学习模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对酒的发明的介绍,感受我国历史文化的悠久增强爱国情怀。
②调查酗酒造成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强社会责任感。
③体验合作、探究学习带来的乐趣。
3、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乙醇的结构推断和化学性质
乙醇的化学性质是整个醇类化学性质的“龙头”,掌握了乙醇的化学性质,可以类推其他醇类的性质,并为后面学习苯酚、乙醛等的性质做好铺垫。
难点:乙醇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的关系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学完烃的基本知识,对有机物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掌握了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对生活中较为熟悉的乙醇的一些性质和用途,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有一些了解,所以对于进一步学习乙醇的组成和性质,有着较强的求知欲。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渴望独立地去完成科学探究的过程。初中化学只介绍了乙醇的用途,但没有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让学生系统地认识到乙醇的性质、组成和用途。指导学生建立起“结构—性质—用途”这样一个有机物的学习模型。特别要让学生体会到“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这样将为进一步学习烃的衍生物打下方法论基础。
三、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
1、创设共同探索情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边教边实验法。让学生在亲自动手的探究性实验中,保持一种积极、主动参与的状态,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
2、将微观问题宏观化、直观化。利用多媒体课件,将乙醇的微观结构直观、动态地展示给学生,同样,借助多媒体手段动态演示乙醇与钠的反应、乙醇催化氧化等反应历程。
3、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说学法
1、抓住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用途的知识主线。
2、官能团对于有机物的性质起着主要作用,学好烃的衍生物就要抓住官能团的结构特征。
3、抓好反应类型,掌握反应规律。
四、说教学过程
(1)导课:
首先我利用一幅优美的图片,在图片上古诗对接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引出了乙醇这种物质,中国是最早掌握酿酒技术的国家之一,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以此来引入新课。
给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前搜集的酒类、酒精和乙醇的知识,(有图片、一瓶啤酒、一瓶白酒、一段介绍酒的2分钟视频)
(2)乙醇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无水乙醇。
学生分小组(6人组)实验:①乙醇与水②乙醇与碘单质③乙醇与苯的溶解实验
然后让学生归纳 出乙醇的物理性质,最后老师补充完整。
(3)让学生思考如何推测乙醇结构
a. 回忆并写出乙醇的分子式:C2H6O
b.结构:让学生根据乙醇的分子组成推测乙醇的结构,写出乙醇分子可能的结构简式。
假设①CH3OCH3;假设②CH3CH2OH。
c.讨论两种假设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d.给出实验事实:钠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氢气,乙烷不能与钠反应生成氢气。由此说明具有什么结构的物质可以跟钠反应?(必要时教师从键的类型用球棍模型连接情况点拨)
提问:如何验证乙醇的结构?
学生分小组实验(6人小组):无水乙醇和Na 的反应。检验生成的气体。
确定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
运用电脑动画演示:乙醇分子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然后展示实物球棍模型。
提问:比较分析乙醇与乙烷、水在分子结构上的异同点。
归纳:烃的含氧衍生物、官能团的概念。
(4)乙醇的化学性质
①、乙醇和Na反应
播放一下钠与水反应视频对比分析刚才做过的钠与乙醇反应实验现象,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钠与乙醇、水反应现象的比较:
实验现象比较
钠与水反应的实验
钠的现象
声的现象
气的现象
实验结论
反应实质
探讨:乙醇与钠反应时的断键方式。
(过度到下一知识点)
②、乙醇和氧气反应
a、燃烧:
b、催化氧化
学生分小组(6人组)实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试着解释可能的原因。
然后让学生探讨:乙醇发生氧化反应时的断键方式。
再展示给学生断键方式
最后用电脑动画演示催化氧化反应过程中有机物的结构变化。
讲解酒精可以麻醉人的神经,让人反应迟钝,所以酒后驾车非常危险,极易发生交通事故,现在查酒驾查的非常严格,那么交通警察如何检查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呢?(同时进行一些普法教育)
学生分小组(6人组)实验:a、乙醇分别与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b、紫红色的酸性KMnO4溶液混合,震荡。观察实验现象。
③与强氧化剂的反应
小结:最后再和学生共同归纳本节的知识,重点归纳乙醇发生化学反应时化学键的断裂情况。用电脑模拟演示,并且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设计几道课堂练习题,使学生加深理解并巩固所学的知识。
(5)课堂练习
1、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应用中不正确的是(
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
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
D.由于乙醇容易挥发,所以才有熟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
2、某同学做乙醇的氧化实验时,将螺旋状铜丝先放到酒灯火焰的外焰处加热,然后再移到酒精灯火焰的焰心,发现铜丝在火焰外焰和内焰时的现象明显不同。请说出两处的实验现象,并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3、比较乙烷和乙醇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4、向盛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钠,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C.钠块在乙醇液面上游动
5、聚焦时事:根据已有知识,结合相关资料,联系实际,正确看待、评价问题。
材料一:
巴西计划将来以纯酒精代替汽油用作汽车燃料,不过如果真的这样做,全国差不多一半的农用地要用来种植甘蔗,才能生产足够的酒精。因此还要开发新的土地来种植粮食和其他农作物,如果开发新土地,则会进一步破坏亚马孙森林。
材料二:
去年五一“酒驾新规”出台并开始执行,整治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在全国各地铺开后,不少酒后驾驶的司机频频“中招”。而部分酒后驾驶的司机把希望放在一些药物上,以为通过服用镇静剂、咀嚼口香糖等方式可以躲避交警的酒精测试。
根据自己对乙醇知识的了解,说说你对下列问题的看法:
(1) 试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探讨推广乙醇汽油有哪些好处,还可能存在什么问题。
(2) 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市面上一些解酒药的成分,讨论这些药物是否真的可以躲避交警的酒精测试。
五、板书设计
一、乙醇
1.物理性质:
2.乙醇的分子结构
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
3.化学性质:
(1)与Na反应
2CH3CH2OH+2Na → 2CH3CH2ONa+H2↑
(2)氧化反应
①燃烧:C2H5OH+3O2 →2CO2+3H2O
②催化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