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新媒体女性网络与广外图书馆通识平台合作,把“女权巫婆讲童话”高校系列巡讲搬到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自称女权巫婆的李思磐,带来了她的新童话。这是该系列讲座的第二场。
从2011年的黄波案讲起,李老师讲述了她在调查这一案件的过程中看见的东西:“事业有成”的职前教育“导师”黄波,在“心理治疗”的幌子下,与数十位高校女生发生了关系,而如果不是因一封来自其中一个女生的信被公开,这一切劣迹仍会被继续掩盖。在与一些当事人的访谈中,李老师看到存在于女性心中关于身体与性的迷思,而这些迷思的背后,则是那个关于王子与公主的童话梦。于是,她希望带着这个故事,到各个高校中,与大学生们讨论,希望这样的讨论能够带来对童话梦的反思,同时,让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
童话在告诉我们一些什么?李老师以《小红帽》为例,梳理了它的不同版本的涵义,“我们更多时候看到的童话,不是安吉拉卡特的女权主义童话,而更多的是格林这类规训女性的童话。”引出了波伏娃对童话的解析:“一切重大事件都是要男人参与才会发生的,当女性看到这些的时候,她们就知道这个世界还是男性主导的世界。”
“女性从青春期后就开始面临一个问题:魔镜。你被不断地提醒,你够美么?而童话里的女主角除了美貌不需要有别的特长。这就可以理解,为何少女对自己的身体容貌的关注会如此入迷。”
而真实的故事,则是大灰狼可能就是猎人(黄波案、宋山木案等等),真实的故事是全国30万以上的隆胸手术及奥美定梦魇。这些现实,不也是来自于童话故事中对女性在性上的被动、被魔镜不断的审视等等情节的暗示和规训么?
同时,童话把女性分成了不同的级别:年轻的与年老的(公主与继母)、貌美的与丑陋的(灰姑娘与她的姐姐)等等。这让女性无法联接到一起,反而成为相互斗争的对象。
童话是否有别的可能呢?新的《白雪公主》、《童话镇》中的白雪公主,已经不再是等待救赎,而是成为带领大家战胜邪恶的女侠形象。为何会发生这些变化呢?——女权主义使世界的规则发生了改变。李老师简单介绍了女权主义在欧美和中国的发展。
但童话梦和罗曼史仍大行其道。借助这些童话的迷思,每个时代都制造出自己的“王子”(“成功男性”),也制造出等待王子救赎的“公主”。李老师说:“女权主义主张女性争取独立自由,以及应有的基本权利,但是流行文化(罗曼史、肥皂剧、童话梦)通过一种糖衣炮弹式的杀伤力,让你自己放弃了这种权利,而且让你感觉很好。”正是如此,黄波、宋山木们便有了可乘之机。
李老师梳理了现在的社会性别结构的建构:“我们必须拆解这个社会性别的链条,不再做这个男权社会的同谋者。”
她也表达了自己对女生们的期望:“等待一个王子是很难的,但是我们如果好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就能一年有一年的收获。我们可以建立自己的闺蜜网络,相互支持,并且与男性相互学习。在我们所知道的那些所谓女性生活之外,还有更广阔的天空可以去探索。”
(更多内容,“女人中间的人盯人教化”、“好男人是如何与坏男人合作的”、“为何说何光顺老师的言论存在问题”、“认识和解构男性气质”等等,请大家听现场录音,地址:http://video.sina.com.cn/v/b/101811773-1527379661.html)
之后,新媒体女性成员小鸟分享自己投诉“大四女生攒钱隆胸”假新闻的经历:“如果大家发现一些伤害女性的新闻和媒体文章,可以行使自己作为读者的权利,去投诉它。”

远道而来的深圳手牵手工友活动中心的宝钰,也分享了手牵手所做的“男人穿上高跟鞋走一里路,体验女性不易”等活动。

来自同性恋亲友会的“资深同性恋者”阿山,回应同学们关于同性恋者的问题。
宝钰和阿山,带来了不同公益领域和多元性别的经验,今后新媒体的活动都将主动邀请更多的嘉宾到场,让大家听到更丰富多元的声音。
现场同学们十分给力,Q&A环节非常踊跃,提出了许多好问题,并且中间还有同学主动站起来回应其她同学的问题。积极主动的听众,带来了开放、畅快的交流。感谢大家!
还要感谢的是广外通识平台的支持!希望今后能有更多合作。
欢迎关注新媒体官方微博@新媒体女性 ,今后将有更多的好活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