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求职,我们要……
麦小麦
大家现在出去找工作,确实很难。要怎么办呢?
首先我觉得,要接受现实,不要愤世嫉俗。现在大家面临经济危机、有扩招,女生还面对性别歧视。但要怎么办呢?前几天我去参见一个类似的活动,一个女孩子提问题,她长得很漂亮,学电视的,可能因为感情原因,从湖南电视台来广州这边,半年多没找到工作。一开始要找电视的工作,没找到;后来说找传媒的工作,也没找到;最后只要是份文化的工作就可以,还是没找到。我们在场的人都很同情她,这么漂亮的女孩子,口齿伶俐、学历也不错,为什么找不到工作呢?我想这也是很多女孩子面临的问题。要怎么呢?要接受现实。就比如说一个女孩子,你从家里出来,就要接受你不是这个世界上最漂亮的人;你来到大学,就要接受,你不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很多人就是无法接受这个现实,所以跳楼什么的人还蛮多的。再就业的时候其实只要你接受这个现实,你的做法就会不一样。至少你会有心理上的对策、技术上的对策。
要调整心态。就业困难当然有社会的原因,但也有自身的原因。面对招工只要男生不要女生,你能怎么办?愤怒吗?那你去愤怒吧,不要找工作了。这只能调整自身,调整心态。我最不喜欢的一种心态就是一方面喊我要自强自立,一方面却抱怨为什么这个男生不给我让座,为什么不给我拎包;这真的就把自己放在一个弱者的位置上了。很多女孩子,特别是漂亮的女孩子在求职、恋爱的过程中都会有这样的心态,这其实是不好的。所以大家在求职的过程中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才能更好的面对下一次,不要怨天怨地、怨社会,埋怨不可改变的因素。
我认识的两个女孩子同时去一个学校面试,结果教导主任就很喜欢第一个女孩子,可是第一个女孩子路还蛮多的,最后并没有去这所学校。后来她就介绍第二个女孩子去,可教导主任就一直念念不忘第一个女孩子,并且回绝了第二个女孩子。第二个女孩子不但不念第一个女孩子的好,还说“有什么了不起,不就她比我漂亮咯。”其实我们知道,漂亮是一个因素,但绝不是全部。第一个女孩子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上确实比第二个女孩子强很多。人与人的相处是互相的,如果你对别人真诚、友善,那么别人也会这样对你,如果你是一种嫉恨、猜忌的心态,那别人自然也不会很好带你。所以大家一定要以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社会。我也是中大中文系的学生,我进入社会已经12年了,我的感觉是这个社会并不像大家说得那样势力、那么可怕,所以大家不要用这种心态去面对它。
第二点,要广结善缘,不要过于功利。这不仅是找工作,也是做人、待人接物最基本的。广结善缘,才会有更多好运回报。我们在读大学的时候就有这样一个例子。我们读研一的时候,广东电视台就来找我们帮他们写纪录片的脚本,支付微薄的酬劳。当时很多同学不愿意干,一些同学写了几次就不写了,只有一个女孩子一直坚持做下来,结果三年后毕业,大家都在焦头烂额的找工作,这个女孩子就被广东电视台要了。想想她也付出了很多,她就是以一种善意的心态对待这份兼职,当大家都不认为这是个好机会,她却坚持下来。这个例子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也是一个教训吧。所以我就觉得大家要把握机会。像刚才讲到的湖南的女孩子,在台上很多嘉宾都说留个名片呀,会帮帮忙之类的,其实大家都很真心的,但这个女孩子显然当客气话了,活动一结束她拎包就走了。但很多学生就留下了,交换卡片呀,聊聊天呀。可是她就走了,我就看着她走,我很想拦住她,但有时没来得及。所以说这女孩子没找到工作可能真是有原因的。可能她不会把握机会,台上的嘉宾不一定能真正帮她找到工作,但也可以帮她找到一些路子。所以大家在平时,读书交往也好,都应该广结善缘,这对一生都是有帮助的,不仅仅是找工作。
第三点就是要放宽眼界,不要给自己设限。大学扩招人数多了,但是岗位并没有相应增加,他就是希望原来由比较低的人做的工作现在可以由比较高的人去做,这也是社会进步必需的。国民都要受过高等教育,这也是一个大趋势。但是很多大学生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没有意识到大学毕业其实我还可以去做其他的工作。很多同学毕业后其实不一定能找到坐在空调房、很好的工作,可能还是要从底层做起。做这样的工作说不定你三个月就可以升一步,只要你认真去做,其实前途还是很广阔的。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关注两会,倪萍就提出,大学生就业要降低标准。崔永元就反驳道“就算降低标准也找不到工作”,他就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大学生懂四门外语,自身条件也不错,她就想找一份酒店前台的工作,但是找了一年也没找到。我一看这个消息就在想,是不是这个女孩外貌一般,因为前台确实对外貌有要求;或者她虽然懂四门外语,可是他的口头表达不是很好,没有亲和力之类。我就在想,她为什么一定要找酒店前台呢?她为什么就不能找其他的工作?我还是不太想得通一个懂四门外语的大学生怎么会找不到工作?
所以不要给自己设限,也许你先做其他的工作,最后还是会回到你的专业。就好像我认识一个学中文的男孩子,他的理想是当记者,可是毕业后就到一个很偏僻的地方去当老师了,他确实很不愿意。在那所小学校里,他很优秀,一下子就冒出来了,进了商业局的一个报纸,后来又被当地电视台看上了。三年他就实现自己的理想。人生的路真的很长,你不知道自己未来会是什么样,最重要的还是放低心态,然后迈入社会,以一个平和的心态面对社会,面对就业。
谢谢。
(麦小麦:本名郑裕敏。中大中文系毕业。专栏作家,花城出版社、花城杂志编辑。现居广州。曾为全国数十家报刊撰写稿件或专栏。作品有随笔集《发什么呆》、《安徽行知书》、《每个女子都该有心计》。此文为她于三八节在中山大学的演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