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走 石 窟 闲 话 功 利 信 徒


标签:
宗教佛嘴千佛北石窟寺王母须弥山功利信徒林生库 |
行走石窟闲话功利信徒文\图林生库
无量山石窟位于宁夏彭阳县城西北约25公里处川口乡田庄村北源组,1988年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区级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石窟开凿在半山腰石崖上,共有两窟,东窟建于1032年(宋天圣十年),窟顶呈 有5尊石质佛像,其中4尊保护完好,3尊主佛并排而坐 ,造像通高2.1米, 崖壁铭刻题记2处, 左刻“天圣十年”
右刻“张行口口”;西窟佛像雕凿于1035年,共有20尊佛像,为一佛、二菩
造像从左到右依次编号为01-20号,一线排列在距地面高0.9米、长8.2米
其中7身保存较好。在距地面约2.6米处有一题记:“景祜二年四月十二日刘绪等公修罗汉人”。 |
须弥山石窟位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境内,座落在市城北55千米处六盘山支脉的须弥山东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 早叫逢义山,唐代时须弥山开始称“景云寺”,五代、宋、西夏、金、元至明初都沿袭这一称谓。须弥山作为佛教称谓和 石窟的代名词,当推明代。初创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477~499年),兴盛于北周和唐代,是我国开凿最早的十大石窟之 一,也是古代丝绸之路沿线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其开凿规模、造像风格、艺术成就可与大同云冈、洛阳龙门等大型石窟 媲美。历经西魏、北周、隋唐续凿及宋元明清各代修葺经营,须弥山石窟成为古代原州规模最大的一处佛寺禅院,历时已 有1500多年。 |
南
史奚康生所造。其风格与北石窟寺极为相似,故称姊妹窟。窟外崖壁上有小龛10余个,均系北魏、中晚唐开凿。
198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北石窟寺是甘肃四大石窟之一,北石窟寺位于西峰市东南的茹河和浦河交汇处,距市区25公里,始建于北魏永平二 年(公元509年),和位于泾川县东十五华里的南石窟同为北魏泾州刺史奚康生创建。 |
王 于北魏永平三年(510年)。
2006年05月25日,王母宫石窟作为南北朝时期文物,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罗汉洞石窟寺,位于泾川县罗汉洞乡罗汉洞村, 笼中,以千佛嘴与清霄洞为最,洞内外尚存高大造像石胎和洞内残存壁画、泥塑彩绘高浮雕壁塑、壁题等;窟窿 设计奇巧,选址险要,结构复杂且神秘,如“自然”小麦积山。
30多个主窟内未毁时塑像、壁画照片现存省上。 |
石空寺石窟位于镇原县东川约3公里处的茹河南岸石崖上。 此窟宋代始建,明代落成,清代曾加以修缮。 |
柒
云台山(又称扫竹岭或西武当山),位于西吉县火石寨,离县城东北15公里。从扫竹岭石窟的凿造风格考证,启建于南北朝,历代修扩,盛行于隋唐,清代同治年间横遭兵劫. |

-
0(0%)
-
0(0%)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