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医学】话说血液:之三、血里有什么?

标签:
大话医学健康科学世界科普血液 |
分类: 大话医学 |
【大话医学】话说血液
---------------血红的分割线-------------
之三、血里有什么?
血里有什么?
说到这个问题,我们的第一反应大概是红细胞,白细胞之类。那么,除了这些血细胞之外,血里还有什么呢?
这么一问,不少人大概就有点犹豫了。肯定有水,大概也有盐。其余各种成分……有点拿不准了。
实际上,血液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就是刚才说的血细胞,剩下的,咱们管它叫血浆(plasma)。
这下大家肯定想起来了,血浆,上学的时候都学过嘛。咱们现在就来复习一下,这个关键时刻总想不起来的血浆,到底是何方神圣吧。
首先抽一管子血。血液容易凝固,爱吃各种血制品的童鞋一定有深刻的感性认识。血液爱凝固的原因以后聊,这里先对血进行一下抗凝处理,让它保持液体状态。然后呢?血液里乱七八糟的东西太多,想看出规律,就得先拾掇拾掇。怎么办呢?
做得一手好饭(这里说的真的是米饭哟)的童鞋都知道,怎样将生米中的杂质挑出来——当然是帕金森……呃,当然是抖。抖啊抖啊,米粒中质量不同的杂质就被抖到了表面,用手就能摘出来了。对付这管子血的办法也差不多,只不过不用人而用机器,不用抖而用转,以离心的办法,让血液中重一些的成分渐渐沉底,轻一些的成分渐渐被甩到上头。
别说真在机器里转,这图看久了都晕
这样转上一会儿,哈,肉眼都能看出这管子血跟刚才不一样了!
现在,液体分成了明显可见的三层
上层血浆,中层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层红细胞
沉底的深红色层是红细胞,上头的淡黄色层就是血浆,夹在二者之间的薄层则是白色不透明的,主要是白细胞和血小板。花开三朵,咱们单表血浆这一枝。
图里已经很清楚了,血液里,血浆大概要占到55%。而在血浆里,93%又是水。算一下不难明白,如果有一斤血的话,里头正好有半斤水(55%×93%=51%)。
在剩下的7%里,有1%是无机物,主要是指各种离子,比如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氯离子等,其中最多的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当然这不是说血里有食盐。
这些无机物又被称为电解质,有了它们,细胞膜兴奋现象(心跳啊,神经传导啊,肌肉运动啊等等等等)才有了发生的可能,细胞内外才有了渗透压的梯度(各种内外平衡啊,信息传递啊等等等等),而体内的pH值也要依靠这些东东去缓冲和维持(我们前面提过的酸中毒(pH<7.35)和碱中毒(pH>7.45),其“定罪依据”就是血浆的pH值)。
然后,血里还有很多蛋白,被称为血浆蛋白(plasma protein)。在成年人的1升血液中,大约有65~85克的血浆蛋白,以此计算,体重65公斤的话,体内的血浆蛋白大概有七八两,略少于1斤。不过细想一下,1斤蛋白质可也是不小的一大堆呢……毕竟,它们是不起眼地躲在血里的啊!
实际上,血浆蛋白是个统称,用盐析法,可以把它分为白蛋白(也叫清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三类。在1升血中,白蛋白大概是40~48克,球蛋白是15~30克。这兄弟俩的比值(A/G)叫“白球比”,正常时在1.5~2.5,要是数太低了,就提示肝脏可能有问题了。
用现代的话讲,盐析法的“分辨率”比较低。改用电泳法后,其中的球蛋白就能被细分为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等。
电泳的原理很好理解,很多行业都在用
加上电场后,带电的蛋白质开始一齐在胶体里往前跑
不同种类的蛋白质跑动速度不同,于是就分离开啦~
当然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用更高大上、更“视网膜屏”的PAGE,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血浆蛋白将能被分离出100种以上!
“跑道”上,多少个不同的“运动员”在奔跑啊
左侧的坐标是蛋白质的分子量,单位是千道尔顿(kDa)
刚才介绍的无机物的作用主要是三条,即膜兴奋、渗透压、酸碱缓冲,而血浆蛋白的作用简而言之,就是渗透压、运东西、酸碱缓冲、血凝/抗凝、纤溶、免疫。
显而易见,血浆蛋白的功能更多。
就拿其中的“运东西”一项来说,血浆蛋白运送的可不是普通的低值易耗品,而是视黄醇(保证你看得见这现在这篇文字)、铁(没了它,氧都没地方结合,更别提全身供氧了,呼吸全成了无用功)、甲状腺素、铜……等壕货。总之,血浆蛋白可是很重要的哟。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激素啊、营养物质啊,这里就略过不提了。
最后总结一下。一个体重65公斤的人,体内有5公斤血,也就是10斤。这10斤血里,兑着5斤水。剩下的5斤里,有一两的无机物,七八两的血浆蛋白,还有其他各种零碎。
这么一刨,还剩4斤多一点,这基本上就是血细胞们了。
关于这个,咱们下回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