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史上的今天】2月20日:和平号空间站发射升空

标签:
科技史上的今天科普科学世界和平号宇宙杂谈 |
分类: 科技史话 |
说到“米尔”(Mir,俄语 :Мир)这个名字,你大概有些陌生。不过要说和平号空间站,那可就如雷贯耳了。1986年的2月20日,和平号抵达低地球轨道,从此开始了长达15年的科学生涯。
空间站是什么?其实就是太空中的旅馆,客人——宇航员们——一批批地来去,在里头摸爬滚打,而这个铁打的营盘却丝毫不为所动。从另一角度说,它又像是一个底座,上面可以接插各种功能模块。
和平号本身就是一种美。这里,我们还是少施笔墨,多多看图,体会那种已凌绝顶的静谧和安详吧。
刚发射上天的和平号的核心模块DOS-7
1987年,第一个扩展模块扣上来了——量子-1号(KVANT-1),包括两个工作舱和一个实验舱
什么X射线望远镜,紫外望远镜,广角照相机,X/γ射线探测器,统统给装上
1989年,量子2号模块来了,包括一个密封舱、一个货仓和一个实验室
各种仪器,各种不展开说
1990年,第4个模块“水晶”(Kristall)来了,包括对接舱和实验室
1995年5月,第5个模块“频谱”(SPEKTR),为美国宇航员提供了宿舍,并完成一些NASA的试验
1995年11月,第6个模块“对接模块”由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一路带来
它有两个对接端口,装好后,一端连在水晶模块上,一端连着航天飞机
就细介过样子啦
和平号与亚特兰蒂斯号的永恒瞬间
和平号的第7个,也是最后一个模块“自然”(Priroda),主要用于地球遥感
发射时是苏联,飞着飞着就成了俄罗斯。冷战的航天项目,变成了冷战后的国际航天交流平台
包括阿富汗和保加利亚在内,共有12个国家的104位航天员造访过这里
这个轨道上有史以来最大的人造物体,和它所承载的航天员们,刷新了一批航天界的世界纪录
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
为人类探索太空
做出了无法磨灭的伟大贡献
这个在轨道上漂浮着的高科技玩意儿,每天都在烧着地面上的钱
烧到1998年7月2日,俄罗斯空间局负责人尤里·科普特夫说,资金没得了,明年6月,和平号脱轨
那时,它烧的就不再是钱,而是它自己了
曾经剔透灵霄殿,此时只余火和烟
2001年3月23日,和平号空间站在南太平洋上空画出了最后一道道炫目的火光
10年后的2011年7月21日,曾与和平号携手共舞的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完成了最后一次任务
它的安全着陆,宣告了美国航天飞机时代的谢幕
轨道上,再也不会有它们的身影了。
不要忘掉这个身影吧
好,今天的【科技史上的今天】就到这里。感谢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