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科普科学世界大脑权衡得失 |
分类: 新刊推荐 |
翻译/魏俊霞
“一听说有限量版或限时打折,就身不由己地冲过去抢购”、“明明知道中奖的几率微乎其微,可还是不由自主地不断买彩票”—这样的场面,你也许再熟悉不过了,甚至还曾亲身经历过。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撇开理性的判断,乖乖听从感情和直觉的召唤,难免“一失足成千古恨”。研究发现,大多数人都有依靠直觉行事的倾向。行为经济学是一个依据现实生活中的人类行为来阐释经济现象的新兴研究领域。近年来,科学家采用脑神经科学的实验方法,逐渐解开了人们在决策时出现个人差异的谜团。下面,就请实际感受一下支配你行为的大脑的“偏好”吧。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内曼(Daniel Kahneman)与已故的同事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合作,就不确定情形下的人类决策行为进行了长期研究。根据客观实验的研究结果,他们在1979年共同提出了前景理论(Prospect,指“所期待的满意标准”,说明见本页下方的两个图形)。2002年,卡内曼因为前景理论等一系列研究成果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理由是:用心理学的实验方法解释了人类的经济行为,并将研究结果与单纯的传统经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他的研究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行为经济学”—奠定了基础。作为一门实用的经济学分支学科,行为经济学立足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类行为,旨在创立更加切合现实的经济理论。
(更多精彩图片及完整内容请阅览《科学世界》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