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为了预防流感、粉尘过敏等戴起了口罩。在甲型流感肆虐的2009年,即使是在酷热的夏天,也有不少人戴起了口罩。然而,究竟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口罩呢?
翻译/李 君
普通家庭用的口罩,多数是为了保护喉咙和防寒,有时还为了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粉尘过敏或在家中清洁时佩戴。
日常用的口罩,按形状可分为3种。立体型口罩、扇型口罩(褶皱型)、平面口罩。不同于很早就有的平面口罩,立体型和扇型是最近新登场的。
立体型口罩本身是根据人体面部曲线制作而成,口罩边缘能够较好地贴合人脸,不易产生缝隙。同时,口罩和唇部间的间隙较大,不会造成呼吸不畅、口红脱落等情况。扇型口罩可以随着脸部动作伸缩而随之变动,即使说话时口罩也不易移位,且价格较便宜。
带微孔的“无纺布”
即使不考虑口罩的形状,按照过滤病毒粉尘粒子的布(即过滤网)也可以对口罩进行分类。不同于平面口罩使用的棉质纱布,立体型口罩所用的材质主要是“无纺布”。
“无纺布”即不用纺织而是用其他方法做成的薄片状布料。制作工序为先将纤维材料加热受力,再添加粘合剂,令两者混合冷却后成型。无纺布的材料主要以尼龙类的合成纤维和棉类的天然纤维为主,而其他各式各样的纤维材料也均可用做生产无纺布。由于无纺布在制作工艺和纤维材料上的选择空间较大,所以其厚度、硬度、形状以及纤维间隙均可进行调整。
立体型和扇型的口罩通常采用比纱布硬、纤维间隙不到1微米的无纺布制作而成。因此,立体型和扇型的口罩可较好地保持罩体形状,能比平面口罩更有效的防止细小颗粒进入(平面口罩使用的纱布网眼大小相当于10微米左右)。
纱布口罩的优点
流感病毒直径约为0.1微米,咳嗽、打喷嚏的时候,从嘴巴和鼻子喷出的飞沫约为5微米,粉尘约为30微米。流感病毒主要是通过进入飞沫,并随之移动来进行传播。佩戴无纺布口罩的话,可以完全将飞沫过滤掉。
那么,纱布制成的平面型口罩就没有优点了吗?事实并非如此!同无纺布相比,纱布的保湿及保温功能更好,能有效地保护喉咙不至于太过干燥,并阻隔冷空气与脸部直接接触。
另外,纱布的制作工序仅需纺织即可。而且,立体型和扇型的口罩通常均为一次性使用,但平面口罩却可以洗涤后重复使用。
材料过滤性能越强,口罩的防护力越好吗?
画条连接耳朵上根部到鼻子的根部的一条线(见图),以这条线作为口罩的上部边缘会让眼睛比较舒服。口罩的尺寸可以通过测量上述线段的长度来获得,上述线段长度在14.5~17.5厘米的人,较适合佩戴“常规尺寸”的口罩。
挑选口罩时,主要依据使用目的和使用者脸部的大小来选择,同时也要考虑口罩边缘与脸部的贴合程度及呼吸的顺畅程度。另外,若佩戴口罩后呼吸过于通畅,其防护效果反而会变差。
最近,市面上陆续上市了一些附带特殊过滤功能的口罩。例如,含负离子过滤网的口罩,可以吸附含正离子的病毒;还有,用易带静电的纤维制作成的过滤口罩,可以有效地吸附空气中的粉尘。
面对这些新型口罩材料超常的吸附能力,却仍有专家认为,“过滤网的功能并不是口罩功能的全部,对于透气性过高的口罩,吸附能力再好也毫无意义”。
不妨多试几种,再做选择
世界保健机构、美国疾病防治管理中心发表的面向医疗工作者的新型流感防治指南中,推荐了拥有N95以上功能的口罩。所谓N95,即美国劳动安全卫生局所制定的,工业用防尘口罩的标准。
N95指标评定的并非是过滤网的性能,而是口罩本身的综合性能指标。满足N95规格的口罩,即“能阻止95%以上0.3微米以上的粒子通过的口罩(亦耐油)”。
N95口罩的密闭性较高,适合经常与患者接触的人,预防交叉传染。然而,由于密闭性较强,会导致呼吸不通畅,所以无法长时间使用。
对于口罩的选购,日本卫生材料工业联合会专家建议:“一般日常使用的话,普通的家庭用口罩最为适合。购买时,不妨多试几种,选择透气性小的比较好。”另外,计划购买口罩的话,最好先确认好适合自己的尺寸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