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亲基因或不利于后代长寿

(2010-02-22 09:16:13)
标签:

基因

后代

精子

父亲

种鼠

广川

杂谈

分类: 大话医学


父亲基因或不利于后代长寿     由日本东京农业大学教授友广川野(Tomohiro Kono)领导的研究小组曾在2004年培育出拥有2名生物学意义上的母亲、但没有父亲的鼠。在最新的研究中他们发现,这种鼠比普通鼠寿命长30%。
    据悉,在2004年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基因控制,让卵子表现出精子的特性,培育出一只有2名生物学意义上的母亲而没有父亲的鼠。这只雌性鼠存活了793天,与它血缘相同的普通鼠则只存活了600~700天。
现在,研究小组又用相同手法培育了13只“双母亲”鼠,其中多数为雌性。与血缘相同和生长环境相同的普通鼠比起来,这13只鼠的寿命平均要长186天。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双母亲”鼠比普通鼠体型更小,体重更轻。友广川野教授指出,这种现象可能暗示,父亲精子中的某些基因印记可能会抑制生命的延长,但可能会促进体型和体重的发育。也就是说,男性精子里传递的某些基因可能促进后代的生长发育,但这是以缩短寿命为代价的。
    这种现象也许可以用男性和女性不同的繁殖功能来解释。男性不需要孕育胎儿,因此,他们会在传递生长相关的基因方面具有优势,而女性则需要限制这方面的生长来保护身体,从而为孕育后代做准备。
友广川野教授指出,这项研究也可能提供为何女性常常比男性寿命长的线索。研究结果发布在近期的《人类生殖》(Human Reproduction)杂志上。
    虽然现在还不知道这种规律是否在人类身上也适用,但这项研究为基因对哺乳动物衰老过程有何影响的相关探索拓宽了新视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