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振宁先生的学术风范
著名的学者兼物理科学家扬振宁先生(1)为全世界首位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华裔之一。在二十年前即1988年,当他来新马旅游兼讲学之际,曾以毛笔当众挥毫书写「宁拙勿巧」四字,藉以督促中青年和学者们对处世、做事与做学问应持有的正确态度,当它成为读书人的座右铭。
「宁扑勿华,宁拙勿巧」则是出自于中华民国兼清朝名臣赵藩
(1851-1927) 其父赵 联元为秀才,在村设塾授同里子弟时,所撰的家训:
“宁厚勿薄,宁方勿圆,宁朴勿华,宁拙勿巧;
有德则贵,有业则富,有礼则安,有学则雅”。
「宁扑勿华,宁拙勿巧」即警戒世人在做人、做事与做学问,必须按步就班,实事求真求是,宁愿简单纯朴,摈弃浮华,也不必跟随世俗、注重功名利禄和虚华的外表,宁愿被视为愚拙无为,也不轻易以聪明机巧、巧言令色为自居。
众所周知,能达致像杨先生在科学领域里获得这么大成就的华裔为数寥寥无几。若说这是由於他的天份所致,则稍流于浮面。他的成功有贵于他具备异于常人的精力与耐力、独特的个性、异高的才智、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那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所结晶而成。杨先生做人踏实,做事和做学问也都札扎实实,从来不做虚功,不做表面文章。他的工作都具有充实的内容,这些丰盛的成果是经过他长期反复不断的思考和慎重的审结而做出来的。他做学问和做事讲求实际效果,实实在在,铸成他一个实事求真求是特异的性格。对杨先生而言,做学问不是苦差,而是一种乐趣。他对自然界多方面的事情都深感兴趣,而同时又能就会多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与检讨。他学习的方法是顺其自然,没有一定的规律,而常随自己的兴趣发展。对于有兴趣的课题,他随时随地都在观察、提问、思考和研究问题的疵结所在。他一边学习,一边在不断地更新、扩展知识的提升和解决问题的拙著,比那些华而不实的学棍,不全面研究问题,不做基础性的工作,只会别出心裁,搞小花活,想化腐朽为神奇的做法,竭尽机巧地攫取个人虚拟(Virtual)的〝学术成就〞和〝功名利禄"不只强千百倍。
注(1):
杨先生为人谦卑亲切,喜欢别人直接称呼他为杨先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