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量联行“造血”物管业务全速疾行
(2012-07-13 16:55:21)
标签:
房产 |
仲量联行“造血”
物管业务全速疾行
在市场低迷时,因物业管理带来的稳固收益保障,让五大行中的仲量联行将物业管理服务作为下一个扩张的重要方向。
东地产
仲量联行扩张物管业务
作为物业管理界翘楚的仲量联行,管理的物业遍及世界各地,其在上海管理的面积就达900万平方米。其中80%物业管理面积针对写字楼管理面积。
这显然不能满足日益细分的各物业类型,尤其是在城市综合体、购物中心等物业类型逐一盛行的时代。其中,在上海,大大小小的城市综合体正在开发的逾百个。
在仲量联行大中华区物业与资产管理部总监王毅青看来,扩张物业管理业务一直是公司发展策略,并可通过物业管理服务增加公司其他业务的共同推进。
与此同时,二线城市商业地产发展的日益兴起,也让仲量联行看到了商机。
“我们也会继续进军1.5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王毅青甚至对进军的城市做了更加细分的理解。
其所谓的1.5线城市,正是仲量联行此前发布的中国新兴城市50强报告。在上述报告中,仲量联行指出未来业务发展策略将直指1.5线城市,包括成都、重庆、沈阳、杭州、天津、大连、武汉、苏州和南京。
不难发现,在上述城市,无论是超高层写字楼还是高规格的办公物业,抑或是城市综合体、大型购物中心、工业及办公园区、精品住宅、酒店式公寓等各类业态,正成为继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后,又一轮开发高潮。
基于以上的判断,仲量联行针对物业管理拓展计划,提出5年管理面积翻一番的指标。
解决人才瓶颈为扩张开路
“除了行业的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内物业管理的理念也更加与国际接轨,物业管理的核心不仅仅是维护好物业,更参与到物业的营销。随着开发商的意识改变,如今的物业管理已经逐渐渗透到项目的前期规划及后期运营中,帮助项目实现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王毅青认为。
物业管理服务的升级换代,也让传统的物业管理“三保”,保安、保养、保洁,成为淘汰品。
值得注意的是,物业管理的长期性,其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成为一个物业交付使用后,决定小业主是否继续租赁的重要原因。
据了解,在美国,物业管理以资产管理作为包装,行业大多数企业可以为客户提供包括物业管理、租赁、估价、交易、咨询等深入服务,在商业地产中,物业管理更包括提供后期商业推广、商业策划等一系列商务运作。而在国内,物业管理提供过多的服务项目不但造成成本的浪费,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对此,仲量联行提出一面将物业管理类型做出更为细分的管理分类,一面升级物业管理模式,同时加大人才培养机制。
王毅青指出,在国内,10万平方米的写字楼物业,所需工作人员约在100—200人之间。对于人才的大量需求,也让扩张计划迫不及待需要人才支持。因而,在大中华地区成立首家房地产培训学校也便在这一形势下应运而生。
据悉,仲量联行房地产培训学院与上海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财大)联手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创企业与高校合作的新局模式。
“成立培训学院及提供物业与资产管理课程,是提升业内专业水平之最有效方式。”王毅青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