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控至上
作为聚集全球富豪金融体系的央行——瑞士央行行长卸任时,会选择去什么样的公司就任?
是创造令人瞠目40%的资本回报的投行明星——高盛公司?
当然不是!事实上,瑞士央行(SNB)前行长菲利普·希尔德布兰德的答案是贝莱德(BlackRock),这家以私募股权投资为主业、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
当今全球金融资本界,贝莱德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今天的贝莱德资产管理规模达到约3.7万亿美元,控制资金超过12万亿美金,可以和全球GDP第一的美国不分伯仲。
是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造就了这家富可敌国的公司,答案只有一个——风险控制!
事实上,在周而复始的经济危机中,这家公司变得越来越强大。原因在于,贝莱德崇尚的投资原则: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寻找更好的投资机会。
当视野从国际拉回国内,在快速成长的中国,我们可以找到具备与贝莱德一样基因的公司吗?星浩资本或是其中一例。
风险意识是其中关键。在星浩资本CEO赵汉忠眼中,所有的商业行为都会有风险,私募基金也有风险。企业都在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倒下,百分之八十的倒下了,百分之二十的成长起来了。只是人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成功者,而忽略了失败者。
风险控制依赖流程,更需要企业家的预见。
2010年9月,赵汉忠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中国的纯住宅地产发展遇到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瓶颈,风险的积累越来越深。所以需要新的商业模式,新的地产开发类型是需要创新的,需要规避现在许多企业面临的风险,比如一方面现在房地产形式很好,获取很多利益,一方面不得不拿价格更高的有泡沫的土地,所以开发商看起来赚了很多钱,其实之后是投入了另一个风险不可控的再发展过程。
“由于房地产这几年的高速增长,投机意味越来越浓。”赵汉忠的观点是:无人做实业,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在其后的一年多时间内,房地产销售惨淡,房地产企业破产新闻出现,一些投机性进入房地产企业的老板被迫跑路,即使是一些品质优良的开发商,也因现金流紧张而受煎熬。但另一方面,商业地产却逆势而上,一些创新型的商业地产项目受市场追捧。
冷暖之间,结构性的危机与结构性的机会显而易见。
星浩资方面表示,作为一只独立的基金管理者,星浩基金与开发商下属或开发商联合设立的基金关键的不同在于,星浩资本团队是代表投资者利益去挑选适合的投资机会,将基金投资者利益置于首要位置。
眼下,经济进入降息周期,以星浩资本为代表,具有远见又手握资金优势的企业,在良好的风险控制前提下,已处于先发优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