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价换量 已经结束or正当其时
(2012-06-18 16:11:21)
标签:
房产 |
以价换量
东地产
“微涨价”抬头
后市有待观察
华伟
华东师范大学房地产系主任
戴正芳
中华企业市场部经理
华伟: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仍然是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2011年之所以取得多年来较好的调控成效,是因为上海政府和中央一致,各部门执行政策一致,形成了一股合力。2011年上海全年房价并没有下降,销售均价在上升,只是涨幅较缓,涨得慢了、涨得小了。今年房价还有反弹压力,所以调控不能放松。目前,住建部正在加强研究,完善制度,努力构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以促进住房价格合理回归。
戴正芳:调整不会是大幅度的调整,开发商现在资金缓和了,主要是给消费者增加信心,消费者买涨不买跌的。
市场买气刚刚回暖,涨价项目是否会容易出现“二次滞销”?
戴正芳:应该不会出现大的滞销,开发商涨价,主要是经过前期的减价换量,缓解了现金压力后,开始考虑如何获利,这其实是一种营销的手段。
现阶段,以价换量和微涨价并存,折射出上海开发商对市场怎样的态度和策略?
华伟:当前,无论大小房企都面临经营压力,即存货量急骤增加和货币资金同比减少。面对现实,开发商在不同的阶段会采用不同的销售策略防滞销,探底仍是主旋律,只要能减轻压力,一切都可以尝试。在新的市场形势下,大盘开发商面临如何做好战略布局,缕缕深化高周转率、选择海外融资等等,其它开发商或出售待开发项目、或选择民间借贷以周转资金,以期生存发展。
戴正芳:每个开发商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不过现在市场上涨价的项目很多都是前期大幅度减价的,现在涨价,其实是一种理性的回归。目前第一没有那么多的货量,第二涨价也不是很高。对于开发商来说前期是需要拿现金以缓解现金压力,但现在还是要想着成本,想着盈利。
在“价格为第一要素”的市场现状下,开发商不可能永远打价格战,价格上涨存在的动因来自于哪些方面?而这些动因距离条件成熟的时间段是否越来越近?
戴正芳:一个是开发商资金缓和了,开始理性回归,要考虑自身的成本和盈利问题。二是,调控调得太久了,开发商和消费者都需要平稳的状态。
在政策时不时透露出允许地方政府微调的风声下,降价渐止的“量”和“价”开始互相博弈,究竟谁能占据上风,对于普通购房者应该如何评判?
华伟:现在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新阶段,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不到50%,而且每年以大约2%的速度增加,随着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原住居民改善型需求的释放亦是重点。因此,房地产业每年的销售金额增长至少要与GDP的增长持平。在实现该项增长的过程中,量价齐增是必然结果。但是,房价的变化应该与经济增长的趋势同步,且其增长的幅度应该不超过当地国民收入的增长幅度。
戴正芳:涨价对消费者来说是福音,消费者买涨不买跌。我认为今年的市场较去年要好,而且我一直说今年下半年是买房的好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