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东地产》记者王舒
一切在三年前还完全不同。
2007年4月,中新地产发布公告,宣布通过关联交易,以5亿港币收购上海松江九亭的
“九久青年城”项目。而这块地的出让方,正是上海城开。上海城开总裁倪建达和当时的中新地产董事局主席郦校松,二人的事业线,由此开始发生绵长的关联。
造化有时就是在简单的圈里兜兜转转。2年前的那次交易让倪建达认识了郦松校,青年城项目在九亭热卖,郦松校一度把户外广告做到了徐家汇中心——那是城开的地盘。
一年后,港交所的停牌令使郦松校和倪建达再次坐在了谈判桌的两边。这一次,卖方是郦松校,交易物是他的大半基业。
倪建达:雄姿英发
“当全世界缺钱的时候,中国不差钱。当土地市场只买最贵不买最好的冲动又成为行业规则的时候,却有两个企业不离不弃,相濡以沫,最终成就一段佳话。”在宣布上海城开母公司上实控股收购中新之后,1月23日,负责此次收购的倪建达字斟句酌地发来这段短信,概括了长达两年的收购谈判中的起承转合。
2008年1月,具中资背景的港交所上市公司中新地产突遭停牌。适逢内地调控紧缩期,作为土储逾千万平方米的大象级企业或许因此轰然倒地,震动业界。媒体纷纷如此推测!
业内盛传,中新地产停牌之后,各大地产商都迅速抛出各种收购条件,价格诱人。能把这样一个在全国11城拥有14座项目的企业收入囊中,对于任何发展商而言,都是太难逢的机遇。
一直有心“布局大江大海”的倪建达亦不例外。早在2008年初,倪建达即已公开表示,上海城开沿着江海全国布局的策略十分明确。然而随后到来的低谷与波峰让倪建达直觉警惕,在一次次的地块考察后,他忍住心痒、并未轻言拿地,带领城开安然度过2008年底寒冬。然而,江海战略的豪情从未在他心底消失过,倪建达屏息等待一次时机。
一直到郦松校的再次出现。
两年谈判的起落已不一而足。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尽管青睐者甚,饱受国际资本平台波诡云谲创痛的郦松校,已无心与民营资本再玩一局。而上海城开的大国企背景,与倪建达之前生意上融洽合作的老交情,显然让郦在考虑出售的过程中倍感信任,最终落定。收购条件皆大欢喜:总代价合共27.46亿元,上海城开的母公司上实控股斥11.6亿元向中新地产前主席郦松校收购中新,及斥15.86亿元再认购中新地产新股,每股收购价为2.32元,较中新地产停牌前收市价4.95元折让53.13%。而郦松校以25亿港币回购淇澳岛项目。
借由本次交易,上实控股取得逾1100万方土储,持有土储将由目前的420万方,增加2.7倍至1580万方,上实控股进入内地开发企业土地储备总量前二十强。而倪建达领导的上实系城开,也借此曲线入主中新,推进其江海梦的实现。
舆论聚焦在一点上:最后为什么收购者是上实,而且那么便宜?倪建达笑言:“人在喜欢做一件事时往往并不在意是贵了还是便宜了。老郦做得辛苦了,累了,想找个码头靠一靠了,还有比上实更好的码头?还有比上海城开更好合作伙伴?他喜欢上实,碰巧也蛮喜欢我!”
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无论从土地储备或者资产规模来衡量,中新的体量都是城开的2-3倍。收购中新有利于缩短上海城开全国扩张的路程,令其获取外地重要城市开发资源更为容易。在中新既有的北京、天津、沈阳、西安等11城的布局推动下,上海城开的“江海战略”,将大幅提速。
借力中新的大象级土储,上海城开由此跻身全国一线梯队。上海城开作为目前上实控股的房地产平台,施展如此手笔的直接原因是作为上海市政府在香港利益代表的上海实业控股,近年来在资本市场十分活跃,深受国际投资人的青睐,房地产业作为上海实业控股重点发展的领域,直接受上实集团决策层的推动!上实的当家大佬滕一龙关于“房地产业作为集团核心业务之一,发展战略是抓紧市场机遇,收购优质项目及公司,实施投资业务战略,优化盈利结构”表述为这次收购做了全面的注释。而上实集团总裁蔡育天在政府及房地产业界的资深背景也令人无比遐想。
倪建达表示,中新地产的收购交易完成将在今年的三四月间。届时,上实系旗下的上实控股、上海城开和中新地产三大平台将进入深度整合期。未来,上海城开不排除借壳中新地产的可能性。
郦松校:坐看云起
没有人知道郦松校此刻的心情。10年前他离开政府机构,创建中新时,他期待的肯定不是今天的局面。
2003年,郦松校收购香港上市公司科建集团,成立中新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并陆续注入地产资产,最终形成如今中新地产集团的规模。中新上市后,郦松校多次向上市公司注入自已名下的土地储备,2007年中新的项目从6个增加至11个,土地规模更增加至1000万平方米。
在郦松校的带领下,短短三年时间,中新便闯入全国“十强”。虽然业界曾发出预警,担心中新重蹈顺驰覆辙,但郦松校坚定不移地推行发展“快速论”,土地储备在2008年达到了近1500万平方米的规模。
2008年1月10日,廉政公署因故对中新调查,旋即被停牌。直至其资金链断裂被收购。
关于资金链断裂才被收购之说,倪建达也并不认同。倪建达都说:“假如是资金链断裂的问题,怎么会发生在实现营收近90亿的现在才完成这次合作?如果不是被停牌,大概没人有能力可以收购中新。而即使在被停牌一年多之后,中新的项目、现金流和团队,仍维持着不错的状态,这是一个值得敬佩的公司和团队。”
中新地产营销部负责人不久之前曾表示,2009年中新地产全年出售项目所得为80多亿元,超过往年水平。但由于公司股市长期停牌,导致银行对公司催债,销售利润都用来偿还银行。
据一些曾非常接近中新管理层的业内人士回忆:“中新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管制系统,一些部门主管拥有的财务审批权甚至不能超过3万元。”尽管中新2008年位列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第29位,但业界称其更像一个“家族式企业”,因为郦松校喜欢任用亲友担任要职,比如资金计划部总经理刘岩是他的妻妹,执行董事刘义则是他的老同学。
而正是这令郦松校无比信任的亲友管理团内爆出的“贿赂门”,直接导致其基业垮塌。
至于舆论话题不时涉及到郦老板是否是个失败者的讨论,倪建达的神态一如他惯有的坚定执着:郦老板是个优秀的企业家,即使面临颠覆性的困难,仍会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郦松校仍旧为自己留了一块地——珠海淇澳岛项目,尽管在倪建达的眼中,那个项目“涉及的政策不确定性过多”,究竟如何开发地方政府意见不一,岛上密布的保护植物红树林为开发带来了高难度。但对于郦校松而言,出售了中新之后,他将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淇澳岛的枝枝节节。更重要的是,这也许是他若干年后东山再起的契机。
这位曾经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单第73位人物,也许在两年后仍将再次引起福布斯的注意——毕竟在并购之后,他手中仍持有21.1%的股权,在两年禁售期满后,以当下股价估计,市值仍以数十亿计。
青山在,人未老。倪建达眼中值得尊敬的合作伙伴郦松校是否也让公众值得期待?郦松校也许还会再爬起来,淇澳岛项目所拥有的自然资源,至少使他的未来还带有一些梦幻期许。至于过往的那些是非成败,罗贯中说了:“转头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