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地产财经周刊
东地产财经周刊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305
  • 关注人气:3,93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要当“钉子户”的老周

(2009-05-13 16:54:29)
标签:

房产

分类: 关注

拆迁故事

要当“钉子户”的老周

by 《东地产》童丹霞

    棚户几家欢乐几家愁,并不是每一家都像刘大妈家那么好运气,容身之所的4平米就能换来两套大房外加几十万补偿金。老周家堂堂的78平米两层砖瓦房,就因为只有8个户口,补偿金仅比刘大妈家多个四十几万元。
    怎么比都觉得吃亏的老周,恨不得动拆迁组能按面积来计算拆迁补偿金,好弥补房大户少的遗憾。
    78平米的房子住着也挺宽敞,还可以辟出一间租给别人,要是搬到宝山顾村房租没得收,还要倒贴物业费,更别提两处的地皮差价了,算来算去这样的拆迁不划算。”老周家的小儿子赌气决定不搬了。
棚户区的“高档房”
   比起刘大妈家屋内黑暗潮湿、屋外臭气熏天,老周家绝对算得上棚户区的高档房。粉砌犹新的白色外墙,挑高至3米多的层高。底层设计有两个房间,外加一片门庭空地,旋梯由底层室内往上沿升至二楼。
   屋内,冰箱、电视、空调一应俱全,屋外开了间小房子用来经营小店铺。从大门出去往后走能到苏州河,往前走就是恒丰北路。
    上世纪80年代,老周在子女的帮助下,楞是把自家的平房盖成现在这个规模。 如同多年前刘大妈耳闻火车站棚户区即将被拆,老周家也时常听到各种拆迁版本。早年按面积或者同区安置几套房是大家熟知的拆迁补偿办法,为此,往上盖房一方面解决了居住问题,或许还能多得一些拆迁补偿费。
户口外迁补偿减少
    考虑到房屋面积只有78平米,而当时房屋户头上有老周以及他老伴和两个儿子的家庭以及三个女儿,总共11个户头。按上世纪90年代普遍的计算方法,一套私房内拥有的户口越多就预示着拆迁费分配的人越多,每个人拿到手的钱也就越少。
    于是,在新房翻建好后,三个女儿就把户头就迁了出去。按大女儿的说法,如果按面积计算拆迁费,最后也就是在家庭里分配这笔钱,分配不均的话容易引起纠纷,考虑到两个弟弟家庭的问题,还是决定不在中间掺合。
    然而未曾想到,事情来了个180度转弯,迁出户口没几年,拆迁政策中加入了“数人头加数砖头”这一计算方式。 对此,老周家的解读是每多一个户头就可以向动拆迁组多拿一笔钱,而不是像前几年那样拿了钱家里再分配。
    傻了眼的老周一家,再决定将三个女儿的户口往回迁已是难上加难。
不到价位不搬家
    眼看着同一棚户区内原来比他家房子差、面积小的邻居,反而因户头多的缘故拿到远高于自家的拆迁补偿金,老周一家着急地找了好几次动拆迁组的人,但每一次都兴冲冲地去沮丧而回。
    “加上大病小病等补偿,每个户头也还是算23万,不拿房19万,”老周的小儿子去了三次每次带回来都是同一个答案,“不能只有动拆迁组说了算吧!还没达到我的心理价位怎么让我搬,一来一回总要多谈几次,谈不拢当然就不急着搬。”
    “至少要给我们三个女儿或多或少有一些补偿吧!”老周大女儿道出了心理价位,“当年翻新楼房的时候,我至少还出过三分之一的房款,当年还按照律师提醒,做出有关在此供钱的证明,如今房子要拆,作为户主的直系亲属,怎么说也有应得的砖头钱,为何在动迁组处却不得承认,只按户头不按砖头算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