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土地诱开发商割肉
(2009-03-09 20:50:46)
标签:
房产 |
分类: 关注 |
2009年上海之春房展即将拉开帷幕,花样繁多的促销活动仍是被关注的焦点。在经历一年的市场冷冻期后,开发商迫切希望打开销售局面,回笼资金的心情与日俱增。
这原本属于再正常不过的反应。但《东地产》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自救并非是开发商回笼资金的唯一目的,价格战术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战略意图。更多的开发商已经未雨绸缪,将目光投向下一盘棋局。
土地市场!
廉价土地诱开发商割肉
by《东地产》万云选
万科降价阳谋
“万科200亿现金等待扩张并购”
在去年引领降价的万科是这轮“利润换土地”的先觉者。
2008年,万科大张旗鼓地对旗下项目进行降价销售,回笼资金。而在记者获得的一份万科销售数据显示:今年1月万科的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5%,这意味着该公司今年以来一直在快速寻求出货套现。
今年2月,万科在上海香格里拉酒店推出金色城市和金色里程置业卡,3月8日再次加推金色里程房源。
万科报告显示,该公司今年1月实现销售面积28.6万平米,销售金额21.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和19%,这也是自2008年5月以来首次单月的销售金额出现同比增长。
“万科还在努力推货,但是经过去年的大力出货,目前已经游刃有余了。”光大证券分析师赵强对记者表示。
记者查阅了2008年第三季度万科报告,库存量高达873.76亿元,位居A股房地产公司之首。但与此同时,WIND资讯显示万科三季度末手中的货币资金高达199.42亿元,货币资金与库存之比为0.23,在存货价值超过50亿元的A股地产公司中仅处于平均水平。
在一家财务机构的测算报告中,2009年万科手中有高达200亿元的资金可以供给公司做扩张和并购。
200多亿的现金万科将用在何处?
2008年万科全年新增土地储备743万平米,较2007年下降了42.6%。看似万科在拿地方面将“大刹车”,其实土地恰恰将会是这200多亿现金未来的走向。
万科2008年将近80%的土地储备都是通过合作和收购的方式完成,成本远远低于直接进入土地招拍挂市场。
“万科还没有大规模拿地,正是说明土地市场价格还不到他的期望价格,还偏高。万科还在等待。”赵强分析。
上海北孚地产研究所副所长刘光东也认为,万科快速回笼资金,持币观望,恰恰是大规模吃进土地的前兆。
地价暴跌真相
“土地价格在回落,但是并没有到一个可以大规模吃进的阶段”
据易居研究院提供给《东地产》的上海土地成交数据显示:自2004年到2007年,楼板价格分别为1968元/平方米、2380元/平方米、2459元/平方米、2894元/平方米,呈小幅增长。但2008年,楼板价格暴跌至1442元/平方米,创下2004年以来的新低。剔除工业用地之后,经营性用地的楼板价仅为3542元/平方米,较2007年同类土地楼板价6349元/平方米下跌了将近45%。
地价看似已跌至“谷底”, “逢低买入”的声音也因此不断涌现。但事实上,上海土地成交价格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2008年土地供应主要集中在崇明、青浦、南汇,这三个区域达到50万平方米以上;其次是宝山、奉贤和金山,供应量分别为49万平方米、32万平方米和30万平方米;处于第三档次的为嘉定、浦东、普陀,供应量在10—25万平方米之间。其它区域的土地供应则少得可怜,黄浦、卢湾、闵行和静安供应为0。
正是这种过度集中于郊外环的供地结构,造成了“上海土地价格暴跌”的假象。
“实际上,从北孚综合指数来看,去年上海土地价格总体还是微涨。只是一些区域的价格回落了。”刘光东对记者表示。
根据北孚提供的数据,类似新江湾城这样的区域,土地价格的确回落到了2006年的水平。但其它一些郊外环地块,起拍价本来就很高,即使以底价成交,价格也不便宜。
招商地产上海管理总部发展部总监陈杲对记者表示,目前土地价格虽然已经有了回落,但是并没有探底,还有下降的空间。“主要是现在开发商以现金为王,拿地比较谨慎,所以成交量少的话价格会继续下降。”
中海发展(上海)有限公司董事经理丁颖也对记者表示,现在土地价格在回落,但是并没有到一个可以大规模吃进的阶段,总体而言地价还是偏高。
土地遇冷的现状,掩盖不住开发商等待地价探底,入市鲸吞低价土地的渴望。
上海五合国际五合智库总经理邹毅对《东地产》认为,“对于一些小开发商而言,现金为王是保命,但大开发商而言,现金为王不是保命那么简单,而是在做一个更大扩张的准备。”
现金为王攻略
“今年肯定会在上海拿地,除非找不到好的项目”
多位房产公司高管在接受《东地产》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目前的土地价格还在继续盘整,但会相机而动。
招商地产目前全国的土地储备约1000万平方米,长三角占了1/4左右,其中上海约80万平方米,分别是依云郡、海德花园、雍华府、南桥1号、奉贤海湾等五个项目。
“总体看,上海土地储备还偏少。”陈杲对《东地产》记者表示,2008年招商地产在长三角地区没有拿地,但今年肯定会,特别是在上海,除非找不到好的项目。
上海保利金鹏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忠国认为,房产市场的调整必然带来土地市场的调整。对于大型的品牌和专业开发商来说,土地市场的调整给拿地带来更大的选择空间。
保利置业近年来力推浦东新区唐镇开发保利·金色唐城系列作品,已建成和正在开发的项目总建筑面积逾60万平方米。已开发保利·盛唐福邸、保利·金利公寓、保利·金爵公寓等金色唐城系列产品,预计到年底还会推出别墅产品。
陈忠国表示:“我们非常看好浦东唐城东郊国际社区的前景,并立足于长期发展,若有合适的土地推出,我们也会考虑继续拿地。”
绿城·新江湾项目营销策划部主管文颖对《东地产》透露,绿城集团目前在全国的土地储备共约2000万平方米,其中超过一半的土地储备在浙江地区。在上海,绿城集团的土地储备近40万平方米,分别是绿城玫瑰园、华浙外滩项目、新江湾项目等3个项目。
文颖表示,在目前市场情况下,开发商拿地会更加谨慎。那些规划好、地段成熟、风险小的地块将更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