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 序兰溪散文集《回归伊甸园》

(2012-04-25 16:24:32)
标签:

文化

分类: 评论序言

              映水兰花雨发香  应寻此路去潇湘  

http://s6/mw690/001FigkXty6DSEuhyn375&690序兰溪散文集《回归伊甸园》" TITLE="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 序兰溪散文集《回归伊甸园》" />


  ——序兰溪散文集《回归伊甸园》

                             陈建功


   “兰溪”的名字,或许就得之于杜牧那首著名的七绝。诗曰:“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诗境凄清、苍凉,却又美丽而高洁。如今,兰溪又以《回归伊甸园》命名她的散文集,展现她对人类精神家园诗意的叩问。这不能不让人想起身心俱疲的屈原,沿泱泱的碧水,循幽幽的兰香,奔走潇湘,上下求索的悲壮。
    我和兰溪相识于几年前。记得我是去西安,为全国 “第三届冰心散文奖”颁奖,她和几位获奖作家一道冒雨到驻地看望,大家相谈甚欢。那时还没有读到她更多的作品,不过,仅此一面,我们便成了忘年之交。

当然,要全面了解一个作家,还是要读他的作品。自认识以后,兰溪把她的作品一篇篇地发来,一本本寄来,给了我很多惊喜,也带来了不少感动。读她的作品,常常令我想起《孔子家语》所转述的名句——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在熙熙攘攘、世风不古的今天,在天下被变成“秀”场,“出位”被奉作时尚的当下,这位作家在谈及世风和文场时,却表现了异乎寻常的沉稳和淡定。她说自己并不在意出名与否,她只关心如何用好的文字寄托自己的情思与感悟;她也不在意旁人的议论,不关心得失的权衡,她只关心一个人应该如何保持心灵的美好与纯净。看得出,她执着地追求着精神的修为,坚守着理想的境界。她在喧嚣中沉着地涉猎,孜孜地拓展,沉浸于思想的芳香和艺术的境界。对这样的人,我们怎能不另眼相看?

不过,如果据此便以为兰溪是一株“空谷幽兰”,是一个离群索居、孤高自傲的文人,那就大错特错了。据她的朋友们介绍,作为财经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兰溪在政府部门工作多年,可以说曾经是一位谙熟经济工作的政府官员。她撰写有关的调研报告和论文专著就达上百万字,多次在中央以及省、市各级刊物上发表,获得过各种大奖。作为一个业余作家,她对文学的执着也是令人惊叹的。在短短的几年内,她先后出版了散文集《枫林叶雨》、《生命的芳香》、《心灵的圣殿》以及这本《回归伊甸园》。如果加上有关经济方面的著作,共达七部之多。每年一部书,对一个上班族来说,已经堪称高产了吧。

兰溪痴迷于写书,也以旺盛的斗志,面对着多样的社会担当。离开公务员岗位后,她又成为了一家重要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她管理团队,参与谈判,遭遇过竞争的风浪,也领略过胜利的欣喜。她还是几家院校的客座教授,利用业余时间,为几乎可称为“同辈”的学子传道授业。她又满怀爱心投入公益事业——从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读到,她挤出休息的时间,不时去探访孤寡老人,关注特殊儿童。我听说,兰溪还是一个优秀的舞者。她幼习芭蕾,至今不懈。难怪看到她举手投足之间,透出高贵优雅的风度……这位散文家不仅有丰富的人生历练,而且有高雅的艺术修养。这就是我们从她的作品中之所以能够读出沧桑,读出思想,读出学问,读出震撼和共鸣的奥秘。这也是我们足以对她的创作前景抱以美好期待的理由。

兰溪的修身之道,其主见与追求,称之为“孤芳自赏”或不为过。然其作品的风格,却以丰富的社会阅历、丰厚的知识积累和丰沛的情感体验为依托。壮美、雄浑,语言像散文诗一般简洁、优美而铿锵,意象却如汉赋一样铺排。她关注着世事沧桑且激情漫溢,胸臆自然而本真地抒泻,大气磅礴,无坚不摧。你的心即使静若秋水,也不能不随她澎湃如潮。

“风格即人”,又一次得到了验证。

就从《回归伊甸园》这部散文集来看,兰溪以浓郁、凝重、抒情的笔调,记录了自己在以色列等国旅行的独到感悟。其中《凝望橄榄山》、《明亮的晨星》、《金色的耶路撒冷》、《梦中的橄榄树》《在炼狱中穿行》等篇章,揭示了犹太民族大悲大喜的心路历程,展示了他们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寄寓了作家深情饱满的忧患意识和博爱众生的悲悯情怀。“地中海惊讶了蓝色的眼睛,基督信仰开启文明的高台。锡安山默默承载,不同肤色、不同宗教的人涌向这里,有探求也有膜拜。耶路撒冷,锡安山,信仰的波澜在这里兴起,向四野荡漾去,润泽大地和万物。锡安山,静默在群山环保中,悄悄流泪,我仿佛听到他无声的呜咽,泪流满面。天主教堂的钟声,唤醒了远古的梦,在幽暗的时间隧道深处,聆听遥远的回响。金色的圣殿散射出质朴、凝重、深邃、多彩的久远的辉光。漫步在耶路撒冷、锡安山,漫步在历史的长河岸边,顿生思古幽情。”(《朝见锡安山》)这一气呵成的文字如排山倒海,把作家的情感汪洋恣肆地展开,了无闺阁之气,却有大江东去般的壮阔。

作为一个动荡不安、是非不断之地,中东使很多人望而生畏。记得和兰溪相识时正值加沙地带冲突之际,兰溪告诉我她去了中东,我第一句话便道“你胆子够大的了。”回想起来,她的闯荡本身已经透露出了这位裙钗之辈与众不同的个性。现在,摆在面前的这本书就是她闯荡的成果。

在“谷中百合——上帝的花园”板块中,作者通过《漫步情人港》《徜徉伊甸园》《复活的桉树》《澳洲天鹅湖》《原野牧歌》等作品,深情地描绘了澳洲那片伊甸园般的净土带给人的宁静、抚慰与陶冶。

在“忘川忆溪——守望葡萄园”板块中,作者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理想以及人类的终极关怀,有着独到的见解与深邃的思考,呼吁人们摈弃污秽,追求圣洁;远离喧嚣,归回宁静。

读她的作品,胸襟、胆气,出我意外,又在我意中。唯望她在浮躁、纷争、混乱、灾害困扰人类的今天,静守心中的执着与悲悯,用更多更好的文字,掩埋喧嚣,讴歌真诚,弘扬博爱的精神,唤醒沉睡的心灵。

是为序。

                                 2012.3.11.

  

     陈建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