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种坐姿透漏女人的性秘密   女性患妇科病多为“湿”所致。洗涤剂会带来这些伤害

(2012-05-10 09:44:14)
标签:

陈红银

健康管理师

中国营养协会

健康

分类: 夫妻恩爱

双腿并拢“性”格特点:双腿并拢实在也是很斯文的一种坐姿,喜欢这种坐姿的女人一般也都比较斯文大方,她们都比较注重形象,以为靓丽是格外重要的。

小腿叉开呈倒V型“性”格特点:呈倒V型的女人是天真而又可爱的一类,她们居然最受同性的欢迎而不是异性。双腿叉开“性”格特点:双腿叉开的女性在性格上较豪爽,在思想上更是主动而不拖沓。

双腿交叉即使着裙装也不易走光,经常持这种坐姿的女人一般都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太受男友的摆布,所以有“大女人”之称。

                          中医切诊:女性患妇科病多为“湿”所致。

女子阴类也”,其以血为本,最喜正气相通,最恶邪气相犯,纵观妇科病,经、带、胎、产诸疾最易感湿而发。湿为重浊阴邪,有形而沉重,其性黏腻,常可阻遏气机、滞碍阳气使人体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且湿久化热则为湿热,或炼液成痰则为痰湿,甚则成为湿毒,继而均可成为妇科疾病的病因。

 

月经病

  久居湿地或冒雨涉水,常可感受外湿而致月经前后肢体疲倦,疼痛,头重纳呆或低热难退,经行不畅或经前腹泻,月经量少,痛经,经闭,甚则引发不孕症。

  中医治疗方:此症临床常可选用《傅青主女科》温脐化湿汤治疗,药用:焦白术30克,巴戟天15克,炒扁豆12克,炒山药15克,茯苓12克,白果5克,莲子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服5~10剂即可收效。

 

                                         

                                         带下病

  “湿土之气同类相召”,内外湿相合,湿困脾土致使脾虚运化失职,水湿泛滥,下注胞宫致带脉失约则见带下量多,湿邪化热伤络或成湿热湿毒,则带有青、黄、赤、白、黑之分。《傅青主女科》云:“夫带下者俱是湿症。”

  中医治疗方:治带之法也以健脾祛湿为要,临床也常用止带汤治疗,药用:党参15克,焦白术30克,茯苓12克,陈皮6克,炒扁豆12克,炒山药24克,炒薏苡仁15克,车前子12克,泽泻9克,苍术9克,甘草3克,水煎服。

 


  妊娠病

  水湿内停,气化不利,在妊娠早期常可致妊娠恶阻加重,而见头闷呕恶,胸闷纳呆,呕吐不欲食。

  中医治疗方:常以紫苏和气饮加减:当归12克,川芎3克,炒白芍12克,党参12克,紫苏6克,陈皮5克,大腹皮5克,砂仁6克,藿香6克,佩兰叶5克,甘草3克,水煎服。

  妊娠湿盛常可引起胎水肿满,妊娠水肿,腹泻,常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

 


  产后病

  妇人产后“多虚多瘀”,气血双亏,脾胃不足,最易湿邪相犯而致产后吐泻,水肿,恶露不行,肢体酸疼。

  中医治疗方:当以调和气血为先,以生化汤加减为主,后以健脾祛湿,方以六君子汤加减以使正气盛而湿气退。

在日常生活中,导致洗涤剂进入人体内的途径大致有三种:使用时直接与皮肤接触;有创口时,会由伤口进入人体内;洗涤剂使用过程中清洗不彻底,使之附着在餐具和蔬菜水果上,通过消化道进入体。而我们使用洗涤剂有很多误区,应该引起注意。

  马马虎虎流水冲:许多人以为用流动的水随便冲一下,就可以将附着在果蔬表面残留的洗涤剂冲掉。岂不知要彻底去除还需要给洗涤剂一些溶解于水的时间。流动的水只能将部分洗涤剂冲掉,还有一部分的洗涤剂因为没有来得及溶解到水中,依旧留在果蔬表面。

  没完没了清水泡:既然洗涤剂有一定的溶解时间,那么长时间的浸泡是否就可以将其完全清除干净呢?事实上,洗涤剂溶解在水中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在15秒左右。因此理论上说,浸泡15秒和浸泡2小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而如果浸泡时间过长,溶解了洗涤剂的水往往还会重新渗透到果蔬中去。

  手有伤口勉强洗:手不小心划破个口子,洗涤剂则会通过创口随之进入身体,比平时间接接触的浓度陡然增高数十倍,对身体的影响自然大得多。

  干毛巾直接擦试:将浸泡在洗涤剂中的餐具拿出来直接用干毛巾擦拭,看起来好像可以使得餐具干干净净,不会残留洗涤剂。实际则不然,干毛巾将水分吸走,表面残留洗涤剂的浓度反而会升高,这也是不可取的。

  正确的使用方法应该是:洗涤餐具、果蔬时,首先要选取适量的洗涤剂,因为过多并不意味着更干净。然后放入足量的水中浸泡,使其得到充分溶解,时间应大于15秒钟,再用流动的水冲洗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