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胃癌-病因-分类-治疗-食疗

(2011-01-09 13:09:14)
标签:

美食

中加

早期胃癌

家族史

胃切除

健康

胃癌

  

 

http://a2.att.hudong.com/31/28/01300000175722121621285255046_s.jpg
胃癌

 

胃癌是最常见的胃肿瘤,系源于上皮的恶性肿瘤,即胃腺癌。在胃的恶性肿瘤中,腺癌占95%这也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乃至名列人类所有恶性肿瘤之前茅。早期胃癌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当临床症状明显时,病变已属晚期。

概述

 

http://a0.att.hudong.com/73/29/01300000175722121621299560415_s.gif
胃癌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每年约有17万人死于胃癌,几乎接近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4,且每年还有2万以上新的胃癌病人产生出来,胃癌确实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

 

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60岁多见,男多于女,约为2:1。其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多种因素,如生活习惯、饮食种类、环境因素、遗传素质、精神因素等有关,也与慢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异形增生和肠上皮化生、手术后残胃,以及长期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有一定的关系。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但多见于胃窦部,尤其是胃小弯侧。根据癌组织浸润深度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中、晚期胃癌)。胃癌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如捉摸不定的上腹部不适、隐痛、嗳气、泛酸、食欲减退、轻度贫血等,部分类似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慢性胃炎症状。

病因

 

http://dict.youdao.com/getimage?image=-6244213606744871531.jpg
胃癌

 

胃癌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主要为饮食因素。饮食因素对于胃癌发病的影响,已受到各国肿瘤研究工作者的重视。可能的饮食致癌因素为经常食用烟熏、烤炙食品(含苯并芘)或腌渍食品、酸菜(含N-亚硝基化合物)。饮食与肿瘤的关系及其致癌机理的研究是极其复杂的。食物中既可能存在起直接作用的致癌物,食物摄入人体后也可能在体内一些因素作用下形成致癌物。

此外,霉粮(含杂色曲霉和构巢曲霉等真菌)是一个与胃癌有关的危险因素。高盐的盐渍食品被认为是胃癌发生的另一种危险因素。铁缺乏与胃癌的发病有间接关系。

此处有关胃癌的“危险因子”大略介绍于下:

遗传:胃癌的家庭历史,家族内有血亲罹患胃癌,则其它人得胃癌的机会比一般人多2-3倍。但仍有疑义,因这些人增加胃癌机会可能是由于有较相似的生活环境与饮食习惯。

性别:已知男性发生胃癌的机会是女性的两倍。但到底是性别本身的关系,还是由于男性抽烟喝酒较多所致?仍在等待更多的研究。

老化:胃癌在50岁之后急速增加,年纪的变化扮演相当角色,研究指出或许与萎缩性胃炎在老年人发生率较高有关。

血型:早在1953年就有学者指出血型与胃癌的发生有关,A型的的人较其他它血型的人,得胃癌的机会多1/5。虽然已知血型是红血球细胞上的抗原,与免疫系统有关,但为何A型血型的人有较高胃癌的发生率并不清楚。 近年也有一些文献不同意这种说法。

分类


胃癌的分类可分为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及进行性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ncer) ,临床表现症状则是模糊且不具特异性。大部份诊断出胃癌的病人被发现时都已经是进行性疾病来呈现。 统计发现超过 50% 的病人会进行手术,但是手术之后,大约60-70% 的病人发生转移 。 转移性的胃癌仍然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 一般而言,胃癌病人平均五年的存活率大约22%左右,而晚期胃癌患者的五年的存活率更小于5%以下。 化学疗法已经成为胃癌治疗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缓和的化学疗法已经被证明能提高存活率或末期生活品质。

早期症状

 

http://dict.youdao.com/getimage?image=5618800843840217910.jpg
胃癌
近半数早期胃癌病人没有临床症状,仅部分有轻度消化不良等症状,如上腹隐痛不适、轻微饱胀、疼痛、恶心、嗳气等,而这些症状并非胃癌特有,可见于慢性胃炎、溃疡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甚至正常人偶尔也会出现。

 

1.80%以上的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

2.约1/3患者出现胃部闷胀、上腹不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伴有泛酸。

3.1/3的患者虽没有明显消化系统症状,但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消瘦和疲倦无力。

4.部分患者表现为泛酸、烧心、恶心、呕吐、嗳气或黑大便等症状。

食欲减退、厌食纳差、恶心呕吐、食后胃胀、嗳气、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也是一组常见而又缺乏特异性的胃癌早期信号。食欲减退可能是胃癌的早期症状,且不伴胃部疼痛的症状,若与胃痛症状同时出现并可以排除肝炎时,尤应引起重视。有些病人因在进食后出现腹胀、嗳气而自动限制日常饮食,致使体重下降而消瘦、乏力。胃癌的早期症状也可出现食后饱胀感并伴有轻度恶心。

预防治疗

胃癌是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病情发展快,发现症状后不进行治疗,90%以上患者在1年内死亡。

近年来随着早期胃癌发现率的提高、手术方法的改进和综合治疗手段的应用,其治疗率有所提高,但大多数报道的5年生存率仍徘徊于20%~70%。所以除继续完善治疗方法外,积极预防胃癌的发生,治疗癌前病变,亦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中医认为胃癌是一种脾胃功能失常的病变,多因忧思忿怒、情志不遂或饮食不节有关。故应提倡心情舒畅,情志开朗,饮食切忌暴饮、暴食或饥饱不匀。有胃病的患者,一般可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宜。舌苔黄腻、灰腻,厚而不化者,需限制肥甘厚味,烈性酒尢当禁忌。舌质光红无苔或舌红苔少者,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胃痛持续不已者,应在一定时间内进食流汁、半流质饮食,出现大量黑便或吐血,宜及时住院治疗。


 

术后饮食

胃切除术后,使部分病人不能保持原有体重,由于创伤或不能正常进食,使体内蛋白质,脂肪等消耗,致使体重下降,还可发生一些维生素缺乏病及胃切除术后的并发症。

在胃切除术后,通常应禁食禁饮,24小时~48小时后一般情况良好,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才可给予少量的温开水或葡萄糖饮料。如无不适,次日可给少量清淡流食,如米汤、菜汤、稀藕粉、淡果子水等,但不能吃蔗糖、牛奶及豆浆等,因为这些食物可产生腹胀。第四日可仍用流食,但在流食的基础上加用甜牛奶、甜豆浆等。第五日可用少渣半流食,例如可选择大米粥、碎肉蕃茄汁烩豆腐、馄饨、内末蕃茄汁或菜汁烩挂面、面包、蛋糕、牛奶、豆浆等。第九日可改用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无刺激性、质软一日五餐的胃病饮食。若进食后有恶心、腹胀等不适,则应减少或停止饮食。待症状消失之后,病情好转,再开始进食。

胃切除后的恢复饮食十分重要,既要弥补术前疾病的慢性消耗,又要填补手术创伤的损失。因此应在较长时间内采用胃病五次饭,保证有足够的营养、高蛋白、高维生素和维生素A、B、C含量充足的食物,以促进创伤的修复。如蛋类、乳类及其制品、瘦肉类、豆腐、豆浆等豆制品、鲜嫩的蔬菜及成熟的水果等。避免吃刺激性强和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辣椒、芹菜、酒、咖啡、浓茶和含粗纤维多的芹菜、韭菜等。

烹调方法更应注意,不要采用炸、煎、烟熏及生拌等方法,以免难于消化,采用蒸、煮、烩、炖等烹调方法。患者要待手术创伤及虚弱的身体完全康复后,再逐渐过度到正常普通饮食。由于胃切除后,容积明显减少,食物营养素的吸收受到了影响,所以每日膳食中注意适量增加维生素D含量多的食物,如动物的内脏及胡萝卜等,以防止手术后的骨软化病。另外,吃饭后不要急于下床活动,应卧床休息,不要吃高糖饮食,防止倾倒综合症。

 

http://dict.youdao.com/getimage?image=979936637738276399.jpg http://dict.youdao.com/getimage?image=6206416186354417451.jpg
胃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族缺乏。有15%的患者有骨软化病,由于维生素D的缺乏,很容易使非常稀薄的骨质发生变化。在一些无明显维生素D缺乏的病人中,早期的骨组织变化可以得到纠正。这就使人们很难推断,在胃切除后所发生的骨质疏松和骨软化病是否与维生素D缺乏,钙吸收有关。但不论怎样,这些病人有明显的钙吸收障碍和维生素D的缺乏。胃切除术后的病人应注意膳食中补钙,维生素D的食物,这对骨骼钙化有利。动物性食品如蛋黄、肝脏,含视黄醇很高。一些植物性食品如黄、红色蔬菜、水果中含β-胡萝卜素,可在肝中转变为维生素A。

 

含钙较高的食品有各种豆制品,乳制品和燕麦片、卷心菜、白菜、胡萝卜、芹菜、南瓜、萝卜、菠菜、葫芦、韭菜、蒲公英、冬瓜等。某些硬果和种子类食品含钙量也很高,如干杏仁、核桃、榛子、葵花子等。水果类有橙子等。

一些蔬菜和菠菜、苋菜、蕹菜等所含的草酸均影响钙的吸收,对含草酸高的蔬菜可先在沸水中焯一下,使部分草酸先溶于水、滤去水再炒食。注意在面粉、玉米粉、豆粉中加发酵剂,并延长发酵时间,可使植酸水解,游离钙增加,使钙容易吸收。

     

胃癌的家族史发病率

    胃癌家族史可能是该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日本研究人员在他们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发现,家族史还与胃癌的多病灶发生有关。他们比较了926组织学对照胃癌患者和2052位非癌症门诊患者(1985到1999年间)。根据相对危险估计,研究人员计算出了胃癌家族史和其它癌症家族史的几率和95%可信区间。

  研究人员还对有胃癌家族史以及没有胃癌家族史的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结果进行了比较。胃癌危险的增加与阳性胃癌家族史之间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胃癌危险和其它癌症家族史之间则没有相关性。在具有胃癌家族史的患者中,多病灶胃癌发病的发病率高于没有胃癌家族史的患者。有胃癌家族史的患者胃多种癌症发生的危险为1.77。

胃癌的早期信号
在各类癌症中,胃癌是最为常见的癌症之一。据国际抗癌组织统计,全世界胃癌的发病人数每年达60多万,其中35%发生在中国。胃癌在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居第一位,在全身癌肿中居第二、三位。
胃癌治疗得早与晚,效果大不一样。早期胃癌患者手术后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95%。如果胃癌发展到了晚期,疗效便不甚理想了。因此,早期发现胃癌,是胃癌防治中重要的一环。那么,胃癌的早期信号有哪些呢?上腹部不适、隐痛这是胃癌最常见的症状,多数胃癌病人发病初期都有上腹部不适、隐痛的症状,或心窝部隐隐作痛。疼痛常捉摸不定,无明显规律,有时还伴有反酸、上腹部闷胀感、服用一般胃药后症状可暂时缓解,使得医生和病人都易忽视作进一步的检查。
纳差、乏力及消瘦这是由于患胃癌后胃内消化液分泌减少,胃的蠕动功能失调,加之进食后上腹部不适疼痛,因而进食减少、纳差,导致乏力消瘦。恶心、呕吐如果癌肿发生在幽门窦部,容易造成幽门部分或完全梗阻,出现恶心、食后上腹部饱胀感及呕吐。如果癌肿发生在贲门部,可出现进食不畅,逐步发展为吞咽困难和食物返流。呕血、黑便如果胃癌的癌肿生长侵袭到相邻血管,便会导致出血,轻者表现为大便潜血试验阳性,重者表现为排柏油样黑便。如果出血凶猛,会发生呕血。根据全国胃癌协作组对400例早期胃癌的症状分析,发现早期胃癌病人上腹部痛占833%;上腹部不适占36%;胃部闷胀感占378%;食欲减退占39.5%;反酸占37.5%;消瘦占33.8%。
这些信号虽然都不够典型,特异性也不强,但对于四十岁以上的人,如果没有胃病史而近期内出现上述症状,切不可轻易认为是一般胃病,要高度重视,争取作更详细的检查。原有胃病者如果原有症状出现变化或加重者,也要高度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
胃癌相关抗原
GCAA
阴性
阳性:胃癌(80~8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