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非洲之行2--来到肯尼亚

标签:
旅游观光记录杂谈 |
分类: 莺“鸽”燕舞 |
天气很舒服,全天没有看到一个亚洲人,只见到两个白人,酒店雇的导游带我们走的,一天$100刀。




网络摘要:
肯尼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Kenya)位于非洲东部,简称肯尼亚,赤道横贯中部,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东邻索马里,南接坦桑尼亚,西连乌干达,北与埃塞俄比亚、南苏丹交界,东南濒临印度洋,海岸线长536公里。国土面积的18%为可耕地,其余主要适于畜牧业,国土面积582646平方公里,首都内罗毕,全国分为47个郡,人口4756.4万(2019年人口普查结果),全国共有44个民族。
肯尼亚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境内曾出土约250万年前的人类头盖骨化石。公元7世纪,东南沿海地带已形成一些商业城市,阿拉伯人开始到此经商和定居。16世纪,葡萄牙殖民者占领了沿海地带。1890年,英、德瓜分东非,肯被划归英国,英政府于1895年宣布肯为其“东非保护地”,1920年改为殖民地。1960年3月,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和肯尼亚非洲民主联盟成立。1962年2月伦敦制宪会议决定由上述两党组成联合政府。1963年5月肯举行大选,肯盟获胜。同年6月1日成立自治政府,12月12日宣告独立。1964年12月12日肯尼亚共和国成立,但仍留在英联邦内。
肯尼亚是联合国、非洲联盟、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成员国,洛美协定签字国,是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东非共同体和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等次地区组织的成员,联合国四大总部之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总部设在内罗毕。2020年肯尼亚国内生产总值958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782美元,经济增长率-0.5%。
肯尼亚位于东三区,与北京时晚5个小时。
首都内罗毕,面积648平方公里,海拔1680米,人口约440万,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工业和交通中心。
1890年,内罗毕就为英属殖民地的铁路站;1899年,军需品运输终站从当时的乌干达变更至内罗毕;1905年,内罗毕成为英属东非保护领地的首都。1963年,在肯尼亚独立后,继续将这里当成首都。
内罗毕是联合国在非洲的总部。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由联合国环境署和人居署的总部以及其他联合国机构驻肯办事处组成。它是联合国唯一设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办事处级别的机构,与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等纽约总部以外的大型驻地机构平行。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的国际公务员总数约为800人,另有当地职员1200人。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非洲东部、南部办事处设于此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