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祭告慰英灵

标签:
记录历史杂谈 |
分类: 小喇叭 |
补发: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9月20日,“让您阳光的笑一笑”,第735期小喇叭开始广播啦!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是公祭告慰英灵的故事。
1945年8月,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万忠墓重见天日。
1946年10月25日,旅顺市各界人士在万忠墓举行大型公祭活动,告慰英灵。这是万忠墓至建立以来最隆重的一次祭典。旅顺市市长王世明当场宣布将重修万忠墓。
1948年初,旅顺市民主政府成立重修委员会,由市长孔祥令任主任委员,市政府文教科长金纯泰和市建设局局长陈守堂任副主任委员。发出的重修万忠墓启事宣布:各界同胞资助者,不拘多寡,均列芳名于石刻。全市共募集240万元(苏军军用币、下同),其中三涧堡群众几天功夫就募集了36万元。关东公署拨专款300万元。
10月10日,万忠墓重修工程开工。留用的日籍土木工程师矢口浩负责设计。
12月10日,万忠墓重修工程完工,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重修后的享殿为砖筑硬山式建筑,三间,面宽11.5米、进深5.7米,明间开门,前有石阶。享殿正门上方悬挂巨幅横匾,上书“永矢不忘”四个涂金大字,右侧刻“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左侧刻“重修万忠墓委员会立”,均为时任关东公署高等法院院长周旭东所书写。以花岗岩条石砌成边长5.25米、高2.9米的正方形墓,墓顶中心立重万忠墓墓碑,新立碑石上的“万忠墓”三个大字,为当地擅长欧体的书法家刘洪龄书写。碑文由金纯泰撰稿并书写,记述了“旅顺大屠杀”事件和重建新墓的经过。并新套灰色砂砖围墙,栽植常青松柏,墓园规模初具。大门宽2.85米,上端横铁制云卷券额,中悬铜铸“万忠墓”三个字,下装内向对开铁栅门,上饰矛头,下部铁门板上以荷花、卷云装饰。角门内向单开,宽93厘米。前有花岗岩台阶。
使人们感到惊喜的是,就在这一年,根据时任旅顺市民主政府卫生科科长张福元提供的具体线索,找回了当年被日寇盗匿的万忠墓第一块墓碑,并将其移回墓地,同1922年竖立的第二块墓碑,分立新墓碑的两侧,使人们一目了然历史的印记。
下期节目预报:家乡的故事:殉难同胞遗骨重新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