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施洞——苗疆古镇

(2012-08-25 21:18:22)
标签:

施洞镇

苗疆古镇

刺绣

银饰

姊妹节

http://s4/middle/5af6c7ebxc816f2299493&690
                                         施洞镇全景

http://s8/middle/5af6c7ebxca4736b0cab7&690
                                      施洞苗寨里的寨门http://s15/middle/5af6c7ebxca473727fb6e&690
                                             施洞苗寨之一
http://s3/middle/5af6c7ebxca4762984972&690
                                       苏元春公馆


http://s13/middle/5af6c7ebxca4766d3b1bc&690
                                           施洞清水江畔
http://s1/middle/5af6c7ebxc8176bd222e0&690
                                      苗族独木龙舟节一角
http://s16/middle/5af6c7ebxc8176c686d5f&690
                                        苗族独木龙舟节赛场一角

http://s16/middle/5af6c7ebxca476bc4a7ff&690
                                 苗族舞龙嘘花——勇敢者的游戏http://s13/middle/5af6c7ebxca476c5ae9fc&690
                                        苗族舞龙嘘花——勇敢者的游戏http://s5/middle/5af6c7ebxc8177cbd8f14&690
                                       苗族姊妹节  唱苗族飞歌的妇女

http://s5/middle/5af6c7ebxc81780491454&690
                                          苗族姊妹节穿盛装的一家人

http://s14/middle/5af6c7ebxca4818e3b04d&690
                                       苗族姊妹节穿盛装的姑娘

http://s1/middle/5af6c7ebxca477a56e7b0&690
                                        苗族姊妹节姑娘展示美丽的节日

    

     施洞镇位于贵州台江县北部,坐落在苗岭山脉余麓,地处长江流域清水江畔,距离县城38公里,距离凯里市48公里,与黄平、镇远、施秉、剑河四县毗邻,辖21个行政村居,96个村民小组,苗族人口比例为98%,是典型的苗族聚集区,是台江县重要的古集镇。

    施洞镇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咸同年间清政府为开辟苗疆,清剿苗族村落,抗清英雄张秀眉带领的苗族起义军就以施洞为据点,多次有力地阻击清军的进犯;清军攻取施洞后据此为营,清将苏元春在施洞修建公馆,长期居留。清末民族学家徐家斡长期遨游中华大地,最后择居在施洞,长达十多年,写出了著名的《苗疆闻见录》。

    施洞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张秀眉起义军高级将领九大白的故乡。贵州省第一届议会副议长、孙中山总统府秘书张伯修,抗战时期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二十九集团军副总司令张卓出生在施洞。苗族歌唱家阿泡、阿略都出生在施洞。

    施洞镇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方便,凭借清水江,施洞水上交通下可至湖南洞庭湖,上可至州府凯里。施洞苗语叫“展响”,译为集贸市场,自古以来商贾云集,最繁荣的时候这里百舸争流、过尽千帆。临边几个乡镇至今没有赶集日,还完整延续着在施洞赶集的习俗,老码头和老街的民间交易的火热度不减当年。

    施洞是苗族文化的前沿阵地,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商业的发达,相对于其它苗族地区这里可谓丰衣足食,这里与外界交流频繁,聪明的苗族人吸收了外界的文化而进行了创新。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苗族服饰就是最好的佐证。

    施洞镇的苗族文化厚重,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苗族姊妹节”、“独木龙舟节”、“苗族刺绣”、“苗族银饰”,以及世人所熟知的“苗族飞歌”、“苗族古歌”、“舞龙嘘花”“木鼓舞”等。保留有清朝和民国时期所建“八大窨子屋”、“两湖会馆”、“苏元春公馆”和“一品夫人墓”等文化古迹。

    施洞镇苗族的婚姻习俗通常为方圆50公里范围,亲缘关系错综复杂,举办婚嫁的时间一般为15天左右,来的亲朋好友可以几天几夜唱古歌、唱酒歌,新娘子要挨家挨户到村里走礼,每户人家也备好饭菜还礼给新娘。

    施洞镇苗族喜欢热闹,大节月月有,小节也不断,只要有事,不管好事坏事,总要聚一餐,几乎什么节日都不会放过,汉族的、苗族的、甚至圣诞节也过,人们聚在一起喝自酿的米酒、吃清水江的鱼,唱飞歌、唱情歌、跳踩鼓舞,施洞古镇苗族人的幸福指数很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