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妒忌
(2010-10-26 07:26:35)
标签:
杂谈 |
分类: 生活随感随拍 |
我今天看见了一篇关于“妒忌心”网络的一篇描写,摘引一下,修正一下自己的心理,经常的学习参考之。
妒嫉心
有位老师说:
“西方国家的人性格比较外向,高兴了能看出来,生气了也能看出来。他有他的好处,但也有他的不好处,不能忍耐。”
说在外国,“老板今天看他活儿干得好,奖金多给点。他兴高采烈的在众人面前一张一张的数:啊,今天老板给我这么多钱,乐呵呵的一张一张的告诉大家,它没有什么后果。要是在中国,说有人多得点奖金,领导都得叫你快点放起来,不要叫别人看见。
在外国,小孩在学校里要打了一百分,他乐颠颠的一边跑一边喊着:我今天打了一百分啦,我打了一百分啦!一直从学校跑到家。邻居会开开门喊一声:喂,汤姆,好样的,小伙子。那个开开窗户:喂,杰克,真行啊。这个事情要发生在中国就完了:我打了一百分啦,我打了一百分啦!这小孩从学校跑到家,那门没等开开,那屋里已经骂上了: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打了一百分吗?脦瑟什么!谁没打过一百分!
这两种不同的观念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它可以产生人的妒嫉心,别人要好了呢,不是替别人高兴,而是心里不平衡。它会出现这个问题。”
我这一阵也有妒嫉心。一开始察觉不到。
反正是听见别人好,不是单纯替人家高兴,反而隐约焦虑自己怎么就不行,甚至会质疑人有那么好么。
小时候鲁西西全传里就有“唧唧唧大学”,一群女孩子大声喊着校训穿城游行。依稀是:“谁也不能比我强,谁也不能比我好,唧唧唧,喳喳喳,我的眼里容不了……”还有“我不高兴,我不乐意,我,我恨她们”之类。
对自己有要求是好事,但是所谓“做而不求”,要求是要在“做”上的,不是求在“得”上的。
毕竟欲望和幸福呈反比:
毕竟欲望和幸福呈反比:
如果以广告商希望的方式建立价值观,成功或快乐的标准是顶级料理,刷不完的卡,宝马越野,私人游泳池,和基本不用上班;那么做人只有两条路:一发达;二自尽。如果这标准是微笑,朋友,和善举;没暴发也不必为利伤人,于是天下太平;幸福指数更高,作孽的人更少。
可是红塵滚滚,叫我们如何不雄心万丈。虽然努力,有时却不为这本身,倒为争强好胜。
不过一粒砂,谁又能胜过谁?倒不如胜过自己那点执念。
我们认真生活,努力工作,踏实付出才得到快乐。看见别人好,倒不行了——做人多么苦。
舍了妒嫉,免多少烦恼。
如果能,不如单纯而善良。眼神清澈,心思澄明,波澜不惊,去留无意。
睡一个懒觉,喝一壶白水,煮一锅蔬菜杂粮,深深深呼吸。毕竟苦海无涯,该替所有人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