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鸟类摄影方法不值得提倡》
因为如果大家都把想拍的鸟安排到"特定环境"拍摄,也是非常不应该和不现实的.
冯标干老师介绍把两只小鸟用细铁丝固定在枝头,专等母鸟哺喂然后拍照创作出所谓的佳作来,这个见不得人的摄影过程,当做摄影经验介绍?实在是一个很不地道的经验.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是为拍出"好照片"而去制作环境拍摄的. 所以,为拍摄出这样的"好照片"就要提前作许多伤害小鸟的准备工作了. 文革期间政治需要可以把领袖身边人物头像换成需要出现的人头;摄影为表现而表现出的对政治绝对负责,高唱凯歌.于是,夸大和造假也都是随着政治形势需要去准备的.
".红,高,亮"的摄影创作原则,导演出了许多"样板照",,为了表现"红,高,亮",,摄影记者下去先造环境后拍摄.到处"莺歌燕舞,工业发展,粮食满仓",涌现出许多制造的"杰出"摄影作品就不一类举了.
鸟类摄影应该保持纪实和原生态式的基本摄影手法才是唯一尊重自然,尊重客观的摄影表现,过去的"喜上枝头"式的摄影思路,我们现在应该反思自己究竟在作什么?
因此,上述"摄影经验"和过去的"制造环境"手法是一样的为出"好片"而制作环境,导演瞬间".. 有人说摄影是艺术,只是指它的纪实与瞬间抓拍,艺术是可以再创作的,而摄影不能.摄影只可以记录宝贵的真实瞬间,因此,它的生命价值就在好作品的"真实的震撼!" 而其它艺术门类恰恰又需要摄影的真实记录完成其艺术的再创作.因此,鸟类摄影绝不可以"制造",或者走上涉嫌二次平面"制作"的歧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