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孩子,你能做到多少?

标签:
相信孩子网游休学教育留学儿子外教琳琳新西兰育儿 |
分类: 1-2岁 |
琳琳刚喝完自制桑葚汁之后的小猫脸,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一说立正,琳琳就敬礼,傻傻的小憨妞:
http://s10/bmiddle/5af1535bg8983a6876479&690&690
藏猫猫:
http://s7/bmiddle/5af1535bg8983a72f3ad6&690&690
上周去天津出差,接待我的李姐是一位性格温和、平易近人又很有女人味的中年女子,虽然之前电话联系了很久,都是工作、工作、工作,这次见面聊的多了,就天南海北的瞎侃,无意间聊起了孩子教育的问题,李姐的一位同事略带骄傲的跟我说:“你知道吗,李姐可厉害了,儿子现在在新西兰留学,之前儿子还休学一年,李姐都不着急。”这位同事的描述水平确实有限,让我脑海里简单勾勒出了李姐儿子的经历:孩子上学不好好学习――家长溺爱――孩子休学――家长实在没办法花钱送国外,这种事情在我周围不少,只要家长有钱都能做到,可这值得炫耀吗?估计是同事之间的恭维吧。吃饭的时候再深聊,我才知道李姐儿子的经历不是我想想的这样。
http://s8/bmiddle/5af1535bg8983a94b21b7&690&690
李姐的儿子挺聪明的,比较喜欢思考,上小学后李姐并没有给他上什么课外班,升入六年级后为了升学加分,让儿子练大字和画画,并在半年后获奖,小升初考入市重点中学,没用到加分。
升入初中后,前一年学习比较有干劲,之后就开始喜欢打游戏,不太爱学习,李姐想玩电脑也是动脑筋,就买了电脑给儿子玩,学习成绩不太好了,有厌学情绪,一直持续到中考,李姐给儿子的要求是:“只要能考上高中,哪怕是最差的高中,妈妈都高兴。”没想到儿子中考居然又考上了一个市重点高中,考上以后还是继续打游戏,不爱学习,升入高二后,李姐问儿子:“既然你这么爱玩游戏,干脆我们休学吧,好好玩个够。”儿子同意了,李姐就到学校给儿子办了一年的休学。
乖乖的样子:
http://s3/bmiddle/5af1535bg8983a7b88d32&690&690
于是儿子天天在家打游戏,竟然在天津市小有名气,在业余组的比赛中得了第一名,大约打了8个月的游戏,儿子对李姐说想上学了,于是李姐又找到学校,要求上学。校方认为当时办了一年的休学,还不到时间,不能来上学,李姐认为孩子自己想要上学了,作为学校就不应该这么死板,应该给孩子创造条件,于是不弃不馁的跟学校沟通多次,终于让儿子重新上学,并且尊重儿子的意见,不肯留级。重新上学后,儿子学习积极性高涨,待人接物也比其他同学成熟,半年后学校选举学生会主席,儿子居然竞选成功,当了学生会主席,之后儿子的学习情绪一直很高。
高三下学期,儿子突然又开始无精打采的,李姐自己分析,可能是因为她姐姐的女儿出国留学造成的,李姐就问儿子:“你想出国吗?”儿子点头了,李姐说:“那妈妈就试试。”二个月之内,李姐给儿子办好了去新西兰留学的所有手续,并在高考前送儿子出国了,其实这时儿子在国内考个一类大学没问题。出了国之后儿子变的比以前懂事,比以前有责任心,能够体会到李姐为他做出的努力,并给李姐写了一封很长的信,让凡是看了的人都感动不已。现在,儿子已经在新西兰留学两年了,学习成绩很好,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很强,得到系里老师的一直认可。
看我的气球,绿色的:
http://s9/bmiddle/5af1535bg8983a75d1718&690&690
当我在惊叹中听完李姐儿子的故事,李姐的同事又补充了一句:“关键是儿子休学近一年,李姐一点儿都不着急,这在我们厂都出名了,要是我早急死了。”我问李姐:“你真的一点儿也不着急?”李姐说:“我不着急,我觉得儿子就是想玩不爱学习,玩够了自然就爱学了。好多人都觉得我特溺爱孩子,可我就是觉得我儿子不是一个坏孩子,品质挺好的,也挺聪明的,我对他没什么特别高的期望,只要他品德好,不是一个坏人就行了,考不考上大学我从来不要求。”简单一句话,李姐特别相信自己的儿子。
专注的样子:
http://s9/bmiddle/5af1535bg8983a78ada18&690&690
我又忍不住问李姐:“儿子总打游戏不好好学习,你也没说他?”李姐说:“我从来不说儿子,有什么事情都是商量,我先听听儿子的意见,然后再提供我的意见让他参考,最终都由儿子决定。我的观点是不能打骂儿子,如果儿子告诉了我一些不好的事情,我就打骂,以后儿子肯定就不跟我说了。我觉得教育儿子,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他肯跟我沟通。”
我问:“你先生也支持你给儿子办休学吗?”李姐说:“开始不支持,说我太惯孩子了,后来我跟他说教育儿子的事情不用他插手,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就随我了。我先生教育儿子跟我正好相反,我们两个好像是两个极端,我就事事听孩子的,他就事事批评孩子。经常我和儿子在厨房小声说话,他在客厅看报纸,有时就听到几句话就跑过来对着儿子一顿骂,把儿子骂哭了,儿子就说‘以后我不告诉你们了’,我就特别反对他的做法,我跟他说:‘如果儿子以后都不说,做了错事你也不知道,还有我们聊天的内容你又没听全,只听到后面几句,不了解情况就胡乱发火。你想教育儿子,等我和儿子说完以后,你再找儿子说。我和儿子说话,你不要掺和,也不许偷听。’”
吹泡泡,吹泡泡,吹个大泡泡(终于掌握了怎么吹大泡泡):
http://s1/bmiddle/5af1535bg8983a7018240&690&690
李姐的一席话让我大为感叹,如果我没有孩子,我没有读过育儿书,也许我也会觉得李姐过于溺爱孩子,但现在我从心底里认为李姐是一个伟大的母亲,能够这样相信自己的儿子,以放松的心态对待儿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相信她儿子成年之后会感激自己的母亲。
李姐让儿子在年少轻狂的时代经历了休学、玩游戏、参加比赛等等,这对儿子是非常重要的财富,他以后的人生都会收益菲浅。李姐儿子复学后半年就能竞选上学生会主席,跟他这一段时间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很多人都喜欢打游戏,包括琳琳爸,但能在一个直辖市的比赛中拿到第一名,绝对不容易,对参与者的心理也是一种磨练,经过这样磨练,李姐儿子的内心力量变的更加强大。
刚才一个阿姨给了我一个红色的小花花:
http://s8/bmiddle/5af1535bg8983a7e660d7&690&690
李姐跟我讲了他儿子刚复学的一个小故事,一天中午在餐厅吃饭,一个同学坐旁边的桌子,不小心将菜汤洒在了椅子上,就挪走了,一会儿他们的外教来吃饭,在那个椅子上看了看,就换了个地方吃饭。李姐儿子走道椅子旁,用纸将椅子擦干净,又跟他同学说:“你把菜汤洒到椅子上就应该擦干净,你看那是外教每天习惯坐的位子,如果你擦干净了外教今天也能坐在那里,你去道歉吧。”那个同学不愿意,李姐儿子又自己到外教跟前,用英语跟外教道歉,前因后果说清楚,外教非常感谢李姐儿子,于是李姐儿子又趁机帮助那个同学要回了被外教没收的课外书,那个同学也挺感激李姐儿子的,皆大欢喜。
能够如此圆满的处理这么一件跟他其实不相关的小事,一方面是因为李姐儿子本身情商比较高、责任心强、英语好,更重要的是他在外教面前不胆怯,能够主动的去和外教沟通,我想这要归功于李姐平时就鼓励孩子跟她沟通有关,也与李姐儿子相对丰富的人生经历有关。
看,就是这一朵小红花:
http://s4/bmiddle/5af1535bg8983a8141103&690&690
我并不赞成让孩子沉迷网游,但现在沉迷游戏的孩子太多了,打骂、找心理医生、上戒网瘾的俱乐部,很多家长各种方法都用了,可成功的又有多少?当时李姐如果不给儿子办休学,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小皮丫头,带着姥姥准备的五彩线:
http://s11/bmiddle/5af1535bg8983aa11680a&690&690
回京后,李姐教育儿子的方法让我忍不住反复的思考,鼓励儿子休学打游戏,这种事情仿佛都是在故事里听过,如今就发生在我身边,给我的震撼实在是太强烈了。仔细回味一下李姐教育儿子的方法,有不少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第一,要相信孩子。只有相信孩子,父母的心态才能放平和,才能积极乐观的对待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教育孩子要抓住关键,学习成绩不是第一位的,品德教育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要和孩子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做孩子的朋友。
第四,教育孩子方面,家长要保持一致,如果实在不能观点一致,也要将规则事前说清楚,不能在孩子面前起冲突。
路边的野花不要采:
http://s14/bmiddle/5af1535bg8983aa3f45ed&690&690
当然,李姐教育儿子的成功方法还有一个更大的前提,就是李姐本人修养很好,与她交谈如沐春风,感觉很舒服,在我的了解中,李姐与公婆、与先生、与邻居、与同事的关系都非常和谐,工作起来也很认真负责,爱钻研,我想李姐更多的是通过自己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来给儿子塑造了良好的品质,让他在人生路上即使偶尔走一些弯路,也不会偏离正路很多。
所以,教育孩子最最重要的一点,要提高父母的修养,所以我要继续努力!努力!努力!
我要去那里:
http://s12/bmiddle/5af1535bg8983a99776fb&690&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