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东接景洪市,东北接思茅市,西北与澜沧县毗邻,西和南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46.6公里。东西横距77公里,南北纵距115公里,总面积5511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3.45%,坝区面积占6.55%,最高海拔2429米,最低海拔535米。总人口331850人,政府驻地勐海镇。
勐海县是闻名中外的"普洱茶"
的故乡和中国产茶最早之地,有着1700年前的野生"茶树王"以及星罗棋布的古茶树群。

茶马古道
南糯山和黑妞茶园
南糯山是西双版纳有名的茶叶产地。南糯山村委会辖30个自然村寨,居民均为哈尼族。
在傣语里南糯是“笋酱”的意思。据传说有一年傣族土司到南糯山巡视,当地哈尼族头人设宴招待,席上的笋酱让土司吃得十分喜欢,于是要求哈尼族每年要进贡笋酱,南糯山因此而得名。南糯山距勐海县城26公里,普洱茶的重要原料产地。
南糯山地处勐海县格朗和乡东面,隔流沙河与勐宋茶山对望,由于交通方便,南糯山便成了最容易去的古茶山。
南糯山现有古茶12000亩,南糯山半坡老寨生长着一棵树龄超过800年的栽培型茶王树。

到南糯山旅游,巧遇唐山老乡,更巧的还是在一个小区居住,真是千里有缘来相会。老乡热情的把我们带到了《黑妞茶园》,他在黑妞茶园帮老板管理茶园,茶园里长满了古茶树,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宛如仙境。
布朗山和老班章
布朗山,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南部,靠近中缅边境。布朗山方圆1000多平方公里。
布朗山乡包括班章、老曼峨、曼新龙等村寨,其中,最古老的老曼峨寨子已有1400年历史。布朗族是百濮的后裔,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布朗山,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制作和饮用茶叶的民族。布朗山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区,也是古茶园保留得最多的地区之一。
老班章的居民最早是布朗族,但随着历史的变迁,1852年为了躲避战乱和自然灾害,帕沙以及南糯山的爱伲人经历了多次搬迁,最终定居在班章老寨,现在主要是爱伲人居住。班章这个名字,在傣语中有着不同的解释,它可能是“桂花的窝棚”,也可能是“桂花飘香的地方”,或者是“能养活鱼的地方”,又或者是“山箐”。无论哪种解释,都似乎预示着这个地方的独特与神奇。



老班章村坐落在海拔1600至1900米的高山之间,这里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带,年平均气温为18.7,为普洱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而土壤方面,老班章村的红壤和砖红壤pH值为4.73,土壤肥沃,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在这样的环境下,老班章的普洱茶得以茁壮成长,形成了独特的品质。



老班章村,这个位于云南深处的自然村,以其独特的普洱茶文化和资源,吸引了无数茶友和游客前来探访。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品尝到最纯正的老班章普洱茶,更能感受到这个地方的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老班章村,不仅仅是一个生产普洱茶的地方,更是一个传承和发扬普洱茶文化的重要场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