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自驾游(福建篇之一)——漳州和龙岩

分类: 心在路上—山杉视界 |
3月3日从广东梅州出发去福建漳州。
3月4日上午参拜平和县三平寺。

三平寺,是闽南著名的千年古刹,地处福建省漳州市属的平和县文峰镇境内,距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市近五十公里

千年古刹三平寺,山川绮丽多姿,风景如诗似画,是闻名遐迩之旅游胜地。寺外原有的八大胜景,除仙人亭、侍郎亭已废外,现还存有龟蛇峰、虎跑泉、和尚潭、毛氐洞、虎林、龙瑞瀑布。





培田村由冠豸山、笔架山、武夷山余脉环抱,河源溪环绕着以“九厅十八井”为代表的古建筑群。培田村保存中国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建筑设计精巧、样式独特、用料考究,继承了中原古建筑文化精髓,融入了客家先民工匠的创造性构思,是明清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被誉为“客家庄园”“民间故宫”。





培田古村内的古民居建筑群大体由6座学堂、两座书院、三庵、两庙、两碑坊等古代文化宗教建筑和20座古祠、30余幢民居,以及一条千米古街、5条巷道、两条贯穿村落的水圳组成,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培田村坐落在三面环山的一块狭长且又较为开阔平坦的地带上,冠若山、笔架山、武夷山南脉自北向南直落培田,抵挡了寒流霜害、夏秋台风的侵袭。村外五个山头,护佑着培田的一方安宁。中间依着山型和地貌,有一条溪河呈外弧形蜿蜒穿过,把房屋和田野分开。一条官道擦村而过,通往长汀、连城。培田村前有笔架山,后有卧虎,左青龙,右白虎,门前还有五带环水,是客家人讲究的风水地理,以科学的角度来看,是地理条件与居住环境的关系。


冠豸山,位于连城县城东郊,距城区1公里,宋称“东田石”。元称“莲峰山”。明代名儒黄公甫,在滴珠岩上题刻字高2米、刚劲有力的“冠廌 ”二字(廌为豸的古体字)。相传獬豸为古时灵兽,能辨曲直,遇恶人则以角触之,旧时执法官之帽即为“獬豸冠”,由于豸冠的含义正好符合历代连城人民祈盼执法无私、公正廉明盛世到来的愿望,于是莲峰山渐次淡忘,冠豸山成了正名。


三平寺,是闽南著名的千年古刹,地处福建省漳州市属的平和县文峰镇境内,距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市近五十公里

千年古刹三平寺,山川绮丽多姿,风景如诗似画,是闻名遐迩之旅游胜地。寺外原有的八大胜景,除仙人亭、侍郎亭已废外,现还存有龟蛇峰、虎跑泉、和尚潭、毛氐洞、虎林、龙瑞瀑布。



漳州东南花都花博园位于福建漳州漳浦马口,占地近万亩,整个花都景区可分为室内展馆和室外景观两部分。
3月5日早上从漳州出发去龙岩市连城县。
下午游览培田古村落。


培田村由冠豸山、笔架山、武夷山余脉环抱,河源溪环绕着以“九厅十八井”为代表的古建筑群。培田村保存中国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建筑设计精巧、样式独特、用料考究,继承了中原古建筑文化精髓,融入了客家先民工匠的创造性构思,是明清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被誉为“客家庄园”“民间故宫”。





培田古村内的古民居建筑群大体由6座学堂、两座书院、三庵、两庙、两碑坊等古代文化宗教建筑和20座古祠、30余幢民居,以及一条千米古街、5条巷道、两条贯穿村落的水圳组成,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培田村坐落在三面环山的一块狭长且又较为开阔平坦的地带上,冠若山、笔架山、武夷山南脉自北向南直落培田,抵挡了寒流霜害、夏秋台风的侵袭。村外五个山头,护佑着培田的一方安宁。中间依着山型和地貌,有一条溪河呈外弧形蜿蜒穿过,把房屋和田野分开。一条官道擦村而过,通往长汀、连城。培田村前有笔架山,后有卧虎,左青龙,右白虎,门前还有五带环水,是客家人讲究的风水地理,以科学的角度来看,是地理条件与居住环境的关系。
3月6日游览冠豸山景区。


冠豸山,位于连城县城东郊,距城区1公里,宋称“东田石”。元称“莲峰山”。明代名儒黄公甫,在滴珠岩上题刻字高2米、刚劲有力的“冠廌 ”二字(廌为豸的古体字)。相传獬豸为古时灵兽,能辨曲直,遇恶人则以角触之,旧时执法官之帽即为“獬豸冠”,由于豸冠的含义正好符合历代连城人民祈盼执法无私、公正廉明盛世到来的愿望,于是莲峰山渐次淡忘,冠豸山成了正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