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人交往皆有缘——读赵成华诗集随想

(2021-03-23 15:02:33)
标签:

缘分

读书

定数

随想

    昨天傍晚收到崔文英寄来的赵成华诗集《春的足音》,晚饭后品读了刘海生、赵宪臣、高虹的序言和赵成华的自序,也读了一些诗文,不由的想起了当年与赵成华和他父亲赵福荣交往的一些事情。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竟致夜不成寐。
 
    成华把诗集的续集冠名为《缘》,想必有其深意,也还有点禅意。
    “缘”字有七个含义,成华取其缘分之义。民间认为缘分是人与人之间命中注定的遇合机会,泛指人与人或人与事物之间发生联系的可能性。远者为缘,近者为因。缘是人与人或事物之间的无形的连结,是一种必然存在相遇的机会和可能。这是由很多巧合、很多阴差阳错、很多的突然偶然必然组成的。这样解释符合哲学的“必然性是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命题,也符合佛经“万物自有定数”和道家儒家“天命主宰命运”之说。
    人与人的交往和人与事物的连结,一切的一切,冥冥之中,早有定数。只是我们尚不能完全认识这个定数,当然更不能左右这个定数。或者说这正是好多事情可遇而不可求、可盼而不可争、可得而不可夺的道理所在。
    缘分一词最早出现在宋朝吕南宫《奉答顾言见寄新句》:“更使襟灵憎市井,足知缘分在云山明朝沈周的《咏帘》诗:“知无缘分难轻入,敢与物花燕子争”。
    所以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万物皆有灵,交往必有缘。


    我与赵成华父亲赵福荣的相识,是五十年前的事了。当时我在三合乡当团委书记,一间办公室有我和组、宣、监三委员。组织委员杨玉,后调县银行行长;监察委员姚铁成,因家里对面屋失火他见死不救被开除;宣传委员先是张晓,再是殷余千,后来赵福荣。这些人中,唯有赵福荣文化理论水平最高,且为人和善、谦虚大度、举止儒雅、颇有学者长者之风,是我敬重的前辈。
    我当党委秘书时,我俩曾组织一次理论学习培训,从县里请来张植本讲《国家与革命》。讲完之后,就在乡里食堂吃午饭,我俩陪张植本在食堂里屋的办公室里,吃的是大锅里炖的豆角,另炒了一盘鸡蛋,我弄了一瓶酒,算是招待老师了。
    这年秋天,乡里分完了秋菜。到了“五十制”休息的前一天,(那时是下村屯十天,回乡三天,休息两天)乡政府秘书闫本德跟我俩说,明天让车给你们把菜送回县城的家里去。那时各家秋天都要贮很多的菜,以供一冬之需。我俩大约十麻袋土豆,一千多斤白菜,还有大葱、萝卜,真够一车了。车是乡里的二马车,车老板姓吕,平时都叫他小老板,所以我一直不知他的名字。第二天,马车拉着菜,我俩骑自行车跟着,边走边聊,两个多小时就到了。他跟我说,“先到我家,就在我家吃午饭,你就不用管了。”也不知他是怎么联系的(那时打电话很费劲的),家里已有准备。老太太很快做了几个菜,他让我再做个酥白肉。就是肥猪肉切条,过油,挂糖浆。那年头不年不节的哪有肉吃,这一个菜就用了半斤多肉,可算大菜了。
    后来我明白,他提前准备了午饭,其实是看我年青,是对我的关爱,我怎么能忘了这份情。
    赵福荣调回县里前,我俩在办公室唠了一个多小时,算是话别。临行前,他庄重地送我一本《语录》,题诗一首:“恨余相识晚,奈何又离分。临别相勉励,革命再进军。”


    1976年我调回县里就认识了赵成华。后来他从糖厂调到政府办,给县长刘海生当秘书,我在县委办,工作交集不少。
    他们赵家可谓书香门第。赵成华继承了其父之风,酷爱读书,刻苦钻研,这两册大家喜爱的诗集就是他勤奋努力的成果。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诗言其志,歌咏其声,舞动其容。”诗词歌舞都是人们心底深情实感的流露,是发自肺腑的呐喊和呼唤。文如其人,诗如其人。读了成华的诗,你就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他这个人。工作中,他态度严谨,认真负责,那时县政府的材料多出自他手。为人低调,不事张扬,实实在在,朋友很多,深得刘海生及同志们的赏识,所以刘海生到齐市当副市长时就把他调到身边。二零一四年我在鸡西当群众路线教育督导组长,没几天省里又派刘海生当第一组长,这是我第二次与刘海生共事。闲聊时刘海生曾提到赵成华,对成华的能力、人品赞赏有加。
    我与成华最后一次相聚,是我在省档案局的时候。有一年“五一”回林甸,呆两天之后,忽然想去工作过的龙江县看看,联系了齐市档案局长崔晓方就去了龙江。第二天中午回齐市,崔晓方在一个鱼馆安排了午饭。我让他找赵成华、朱宏明,又请来朱宏明的父亲朱昆。他乡遇故知,举杯诉衷情。那天我们都喝了很多酒。饭后成华给我带了两箱北大仓酒,老领导朱昆从家里又给我拿一箱富裕老窖。
    此后我们又有一次在哈尔滨花园街的匆匆碰面,我问他干啥,他说孩子在哈尔滨工作了,想买个房子。看他心事重重地在大街小巷中搜寻卖房的广告,当时我就想到,舐犊之情,缘于天性,作父母的真是把一切的爱都给了孩子。唉,谁人又不是如此呢!


    成华驾鹤西去,留给我们下凝聚他心血展现他才华的诗集,使我们可以常见他的风采,使我们可以永远地记住他,永远地怀念他,这也是他为家乡的文化建设留下的财富,为家乡做出的贡献。

    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这不是帝王将相的专利。赵成华为人处事堪称楷模,此乃立德;勤劳奉献,服务社会,此乃立功;两册诗集,以飨读者,此乃立言,这不就是三不朽吗!
    
    在此也感谢成华爱人崔文英,张罗出版了诗集的续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