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降血糖低血糖高血糖高血脂养生堂 |
分类: 中医中药 |
《“药”想治病须谨慎-1》用药安全、药物副作用、用药原则、漏服、服用中西药原则
专家:胡欣
很多人家里会备有一些常用药品如膏药、眼药、外伤药等等,如果用法不当,不仅不能治病,反而增加新的问题。例如膏药,使用不当可能出现局部过敏等情况;还有一些特殊用途的膏药,如果用法不正确,有可能危及生命。膏药应该怎么用?贴在哪儿合适呢?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什么是药物的副作用?有什么危害?
专家提示,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与治疗疾病无关的、对人体有害的或意料之外的反应,可能使病人感到不适,也可能使病情恶化,或者诱发新的疾病,甚至危及生命。任何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往往会产生一些对人不好的影响,这是很正常的。但是要想规避这些副作用,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用了这个药之后最好记录自己吃药前后发生的变化,并去医院复查,以便医生了解病情,根据您的情况调整用药。
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肝脏以及身体其他组织器官的功能降低,机体降解和排除药物的能力降低,因此有些时候应建议老年人降低初始服药剂量。而在其他一些情况下,可选择同类药物中副作用较小的药物进行治疗。通常医生在为老年人开处方以及调整剂量时,会根据“缓慢开始,温和用药”的原则。老年人(年龄在65岁以上)服药之前,应询问医生正确的用药方法,因为这类人比青年人、中年人对药物剂量和副作用更为敏感。
1、受益原则:首先要有明确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大于1。
2、五种药物原则:老年人多病共存,往往采用多药治疗,虽然并非所有的药物相互作用都能导致药品不良反应,但是这种潜在的危险性无疑是增加了。
3、小剂量原则:老年人除了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消化酶类等药物可以用成年人剂量外,其它的所有药物都应该低于成年人的剂量。因为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减退、白蛋白降低、脂肪组织增加,应用成年人剂量可出现较高的血药浓度,使药物效应和毒副作用增加。小剂量原则主要体现在维持量上。而对于其它大多数药物来说,小剂量原则主要体现在开始用药阶段,即开始用药就从小剂量(成人剂量的1/5-1/4)开始,缓慢增量,以获得最大疗效和更小副作用为准则,找到适合每位老年患者的最佳剂量。
4、则时原则:最大限度发挥药物作用,尽可能降低毒副作用。根据时间生物学和时间药理学的原理,选择最合适的用药时间进行治疗。
5、暂停用药原则:对患者所用药物做仔细的回顾和评价,检查有无潜在的感染或代谢改变。当怀疑有药品不良反应时,要在监护下停药一段时间。
对于大多数的药物来说,发生漏服之后,如果不是接近下一次的服药时间,都可以马上按量补服药物;如果已接近下一次服药时间,就不必补服,只能少服一次,接着按原来方案服药。大部分疾病偶尔一次漏服并不会对病情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如果经常漏服则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和治疗。
中西药能够同时使用吗?
专家提示,服用中西药的一般原则是:适当的错开时间服用。这是因为有不少中西药不能同时应用,否则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比如:生物碱类的阿托品、咖啡因、氨茶碱等与中药乌头、马钱子、洋金花、黄连等合用,会增加毒性,引起中毒;抗生素类药物有抑制微生物及酶的作用,与含有微生物及酶类的中药神曲、豆豉等就不能同时服用,以免降低中药的疗效。因此中药与西药一般应间隔2小时以上服用。
“药”想治病须谨慎1
《“药”想治病须谨慎-2》药物有效率、糖尿病、胰岛素、低血糖
专家:胡欣
要把血糖控制平稳,每天须按时按量的服用药物。可是老年人记性不好,比如昨天忘吃了,能不能今天一同把昨天的补上呢?胡老师说,糖尿病药物漏服之后,加服,可能会造成低血糖。一次低血糖,控制十年血糖的功夫都白费了。对身体的损伤,产生的危险程度,要比十年好好控制危害还大。
这是一张示意图,意思就是血糖控制平稳才是最好的。正常情况下,血糖和血压一样都有波动,但是避免血糖出现在正常范围之外的大幅度波动是减少并发症出现的关键因素。怎么才能将血糖控制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线上呢?这个关键就是用药控制体内胰岛素的水平。
低血糖危害大!当出现低血糖反应时,需要立即进食含糖或淀粉的饮料或食物。指导患者在首次有低血糖反应时,如果条件允许,应立即检测血糖值,随后“吃15,等 15”,即摄入15克葡萄糖或其他无脂碳水化合物,等15分钟后再次检测血糖值,如果血糖值没有上升到正常,把另外15克碳水化合物吃掉,然后再等15 分钟检测血糖。
出门遛弯,听朋友说“我是糖尿病吃了XX药物效果很好”,回去便改了自己的药。专家提示,这是不对的。糖尿病患者可能有高血压,可能有冠心病,可能有其它的基础疾病,还可能有肥胖等情况,医生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降糖药来治疗。
药物的有效率,没有一个是能达到100%对人人都有效,可能只对90%的人有效,如何发现那10%呢?专家提示,自我检测。详情请看本期节目。
另外要谨防药物的副作用,比如二甲双胍,万分之一的二甲双胍乳酸酸中毒的概率。300万个人在用,就有300个人可能发生中毒。怎么能避免自己发生这种情况?专家提示,一定要有良好的医从性。自己如果能写,一定要有一个这样的记录。有很多药物是有相互作用的,很可能因为两种药在一起,结果出事了。
控制血糖的药是不是新的好、贵的好?
专家提示,根据每个糖尿病患者的不同情况,可能要用一个药、两个药、多个药,或者还要配合打胰岛素。不要迷信新药、贵药。有效的,适合的就是好的。
“药”想治病须谨慎2
《“药”想治病须谨慎-3》高血脂、降血脂药、柚子、高血压、高血糖
专家:胡欣
大家都吃过柚子吧?但是如果您是高血脂的患者,又服用了降脂药物,就一定要注意了,吃完柚子,再吃降脂药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
在2005年的时候,英国药管局警告服用降血脂药的患者,不要在服药期间吃柚子或喝柚子汁。这样做的原因是由于柚子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大大提高降血脂类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血药浓度太高会使患者更容易受到药物毒、副作用的威胁。
降血脂药多属他汀类药物。按医嘱服药后,可以减少由人体合成的胆固醇,因而有效地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但如果服药过量,血药浓度太高,就可能增加中毒的危险。他汀类药物最明显的毒、副作用就是引起横纹肌溶解。横纹肌溶解就是体内肌肉组织遭到破坏,严重时可能导致肝脏和肾脏功能衰竭,甚至造成死亡。目前看来,可能导致病人血药浓度太高的原因之一与柚子有关。即使病人按正常剂量服药,但如果同时又吃了柚子或喝了柚子汁,结果也等于过量服药,同样很可能引起中毒。
柚子和降压药、降血糖药物最好也不要同时服用,因为柚子能够使药物的浓度增加,你吃一片降压药或者降糖药物,然后又吃了柚子,就等于吃了3片或者5片的量,可能会出现血压、血糖骤降的危险。
专家提示,想吃柚子不是不可以,就是跟药物要隔开吃,最好服药前3天内别吃柚子,或者服药后6小时之内不要服用柚子。如果长期服用降脂药物或者降压药、降血糖的药物,就要注意尽量别吃柚子。
食物与药物之间有相互作用,某些中成药与西药之间也会产生副作用。
“药”想治病须谨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