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毒增效炼百药1-3中药炮制、炒制、炙法、蜜炙、醋炙


标签:
醋炙山楂中药炮制杂谈养生 |
分类: 中医中药 |
《减毒增效炼百药-1》中药炮制、炒制
专家:王祝举
很多人喜欢中医药,但还是不太了解。就拿中药来说吧,从药房里拿的中药,可能很多人认为就是从地里采来,晒干就成了中药。其实不然。药房里所售的中药,都是加工炮制过的。简而言之,刚从地里挖出来的,这叫药材;如果经过加工炮制了,叫中药饮片。
中药在制剂及配制成药之前,大部分需要经过各种不同的方法加工处理。这种加工处理的过程,就叫做“炮制”。哪怕就是晒干或者切一刀,都叫炮制。
为什么要对这些药材进行加工呢?中药炮制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首先,给药物减毒增效,减少它的毒性,增加临床功效。像乌头、附子、雄黄等药物必须要加工炮制,因为没经过加工处理前的毒性很强,人吃了就会中毒。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不仅在炮制方法和技术上有所改进,而且对制药工具的选择也进行了研究,如切制骨碎补时须用铜刀,石榴皮忌用铁器,煎药用瓦罐,等等,大多与现代科学是符合的。
中药炮制常用方法目前有20多种,其中炒制、烫法、炙法等临床用的最多。常见的就是炒制。
炒制可以简单分为两种:一种是清炒,另一种是放入辅料炒。清炒有炒焦、炒碳;辅料炒的则很多,比如盐炒、粉炒、土炒等等。中医讲:“逢子必炒”,只要是果实类的就必须要炒制,因为果实外面有坚硬的壳,炒制是为了把壳去掉。
专家推荐了一道健脾益气的代茶饮:其中大枣可以干炒一下,这样可以把大枣炒出香味,泡茶水喝更有味道。另外如果肉吃多了,可以放一些炒山楂,消食健胃。
减毒增效炼百药1
《减毒增效炼百药-2》中药炮制、炙法、蜜炙
专家:王祝举
蜂蜜非常常见,我们有时候把它当调味品,同时它也是一味中药。平时可以用于养生;津亏肠燥便秘或体虚便秘者,可选本品治疗,取其味甘质润而能润肠通便之功。单用蜂蜜30~60g冲服可见效,如《伤寒论》蜜煎导法。
蜜炙是中药炮制的方法之一,原材料使用蜂蜜,把蜂蜜炼制后,加入药材炒制,有减毒增效、方便服用、矫臭矫味的作用。
甘草入药历史悠久,早在二千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将其列为药之上乘。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将甘草尊为“国老”,并言:“此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国老”,即帝师之称。甘草调和诸药,在很多著名的方剂中都有它。
区别使用生甘草、炙甘草能提高疗效,比如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有治疗脏燥的经典名方(见下图),用的就是生甘草。此方可用来缓解更年期喜悲伤、欲哭、出汗。但是您是否脏燥还是要请专业医生来判断。
黄芪的药用历史迄今已有2000多年了,始见于汉墓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明《本草纲目》载“耆长也,黄芪色黄,为补者之长故名……”。《本草汇言》载“黄芪,补肺健脾,卫实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黄芪不论生熟在临床上都有大量的应用。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王清任之手,王氏将人体阳气比拟为有十成,“分布周身,左右各得其半”。若亏五成还剩五成,十去其五则气亏,归并一侧则半身不遂,故创用本方,使气足、血行、瘀去、络通而“还五”,气行周身则“十全”。故方名为“补阳还五汤”。此方不可擅自使用,请咨询医生。
玉屏风散为中药名方,由我国元代医家危亦林创制,可敛汗固表,也是体质虚弱者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良方。研究还表明,玉屏风散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之功效,有中成药中的“丙种球蛋白”美称,现代临床在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此方不可擅自使用,请咨询医生。
减毒增效炼百药2
《减毒增效炼百药-3》中药炮制、醋炙
专家:王祝举
醋,其酿造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相传夏朝的杜康发明了酿酒的技术。他的儿子无意中把酒糟泡进缸里,过了三个星期(21天),揭开缸盖一尝,竟然香气浓郁,吃起来酸中带甜,很好吃。消息不胫而走,这一技术很快传播开来。“酿酒不成反成醋”这一民间谚语也由此而来。因酿醋需经“廿一日”发酵,故称为“醋”。
醋本身就是一味中药,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而醋炙是中药炮制众多方法之一,其主要目的主要有三点:引药入肝、降低毒性、矫臭矫味。无论是中医理论还是现代科学都已证实醋炙元胡可提升其止痛效果。
白芍为我国著名的传统常用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其主要功用为: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日华子本草》中对白芍也有“主女人一切病”的记载。而醋炙白芍止痛效果更加明显。
吃醋也是有禁忌的。专家提示,服“解表发汗”的中药时不宜吃醋;胃溃疡和胃酸过多患者不宜食醋;对醋过敏者及低血压者应忌用;服小苏打等一些西药时不宜吃醋。
减毒增效炼百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