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好关节不再痛 颈椎/ 保护好你的颈椎1-2


标签:
保护颈椎杂谈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
分类: 穴位/按摩 |
1.人的脊椎解剖特点
人的脊柱由26节脊椎骨组成,分别是:颈椎7节、胸椎12节、腰椎5节、骶椎1节、尾椎1节。各椎骨上下由椎间盘及韧带相连接。26节脊椎骨正中间的椎管贯穿着脊髓,脊髓和脑共同构成了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
脊柱是垂直的,但正常的脊柱各段有一定的生理弧度,成人的胸段、骶段均向后弓,颈段、腰段均向前弓。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人类由原先四肢着地时脊柱呈水平状态,各个椎体平均受力,发展到了直立状态各椎体叠加受力,并且越是往下的椎体承受的重力就越大,及至腰部最下层的四、五腰椎,竟承受着上半身几乎百分之百的重力,但是椎体的结构与大小,同爬行时比并没有增大。因此,人类的腰部最容易受到损伤。而颈椎位于缺少活动的胸椎和重量较大的头颅之间,其活动度较大,又须支撑头部使之保持平衡,故颈椎非常容易发生劳损,尤以下部颈椎即颈椎第5—6节为甚。可以这样说,颈椎和腰椎,是脊柱上的两个薄弱点,最容易患病。
2.老年期常见的脊椎病
脊椎病是老年人病痛的主要来源之一,如果能及早了解有关知识,养成预防的好习惯,就可以减少病痛的发生。
大家所熟知的脊椎“长骨刺”(在关节处骨骼边缘长出来不该长的小骨头)或“坐骨神经痛”,是指脊椎关节间发生的退行性关节炎。如果骨刺长在脊柱前侧,病人只会感到腰酸背痛;但是如果骨刺长在后侧,就会导致脊椎孔狭窄而压迫到神经,就会引起坐骨神经痛,或走路走不远。脊椎退行性关节炎除此症状之外,还会有脊椎滑脱或退行性脊柱侧弯的现象。
另一种常见的老年性脊椎疾病是骨质疏松造成的脊椎压迫性骨折,这种骨折最常见的位置是在背后最隆起的地方,也就是胸椎和腰椎交接的部位。这个部位较隐匿,病人会背痛,站不久,如果没有及早发现,骨折不容易愈合。
最后是脊椎的恶性肿瘤,虽少见,但很容易被忽略。脊椎恶性肿瘤在老年人身上绝大部分是别的器官的肿瘤转移来的,有时从普通X光片检查看不出来,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才能发现。
3.颈椎病的类型
颈椎病是一种综合病,又称颈椎综合征,即由于人体颈椎间盘逐渐地发生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或颈椎正常生理曲线改变后刺激或引起的一组综合症状。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颈椎病主要有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和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上应根据不同病症采取不同的方法。
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轻的一型,也是最常见、最容易诊断的一种。病人以颈部酸、痛、胀及不适感为主,常诉说头颈不知放在何种位置为好。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症状是从颈部向远侧手腕部放射,又称为“下行性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大多是在中年以后,逐渐出现手足感觉障碍及肌肉乏力,出现突然跌倒,或全身呈现“电击式反应”的情况。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椎动脉受到外来的压迫或刺激,引起功能失调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其具有突发性。
4.保护好颈椎要从生活小事做起
颈椎病可发于任何年龄,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多。其表现常为颈、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区疼痛,手臂麻木,眩晕头痛,肌肉萎缩,甚至四肢瘫痪。颈椎病是退行性病变,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非一日之寒。因此,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拥有健康的颈椎。平时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生活中注意以下方面。
(1)长期从事文字工作、操作电脑以及从事刺绣、绘画等低头伏案的老年人,要注意动静结合,每工作一小时左右就要站起来做做工间操,活动活动四肢、颈椎,消除颈部肌肉、韧带的疲劳、防止劳损。如果发生颈、肩、背软组织劳损要及早进行治疗,防止发展为颈椎病。
(2)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头颈正确的姿势,不要偏头耸肩,与人说话、看书、操作电脑时要正面注视,保持脊柱的正直。睡觉时要选择合适的枕头,不宜过高或太低,一般枕头以10厘米的高度为宜。不要躺着看书、看电视。
(3)要加强体力锻炼,尽可能少坐多动,能走路的不要骑车、能骑车的不要坐车。老年人每天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锻炼,尤其注意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突然变化的能力。爬山、游泳对预防颈椎病效果较好。
(4)平时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寒凉,不要用电风扇和空调直接吹身体。乘车或运动时注意颈部保护,避免急拐弯、急刹车或突然转颈时颈椎受到损害。还要注意避免头颈负重物和颈部剧烈转动。
(5)要经常保持乐观向上的好心情。心胸要开阔,心情要开朗,有什么不顺心的事经常找朋友聊一聊,不要闷在心里。有研究表明,长期压抑感情、遇事不外露、多愁善感的人易患神经衰弱,神经衰弱会影响骨关节及肌肉休息。长此以往,颈肩部容易疼痛。
(6)要防止酗酒。酒精会影响钙质在骨上沉积,影响各种营养成分吸收,使人们易患骨质疏松症、骨质软化症,加速颈椎退行性病变。
(7)中医认为胡桃、山萸肉、生地、黑芝麻等具有补肾益髓功能,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以起到强壮筋骨、推迟肾与关节蜕变的作用。
上班族,请保护好你的颈椎
人的颈椎由七块骨头构成,是头部的支架。颈椎就像是一段弹簧,如果承受的压力过重,或者是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就容易疲劳,失去弹性。然而,这七块骨头似乎正越来越脆弱,因为颈椎病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肆虐。嚷嚷着脖子酸痛的人越来越多,慢性颈椎炎、颈椎错位人群年轻化趋势明显。
五大原因告诉你颈椎为何总是疼?
你的颈椎还好吗?不论男女老少,得颈椎病的人是越来越多,很多人的颈椎总是疼痛,造成颈椎病的原因主要有内外5大原因。
两个外因
1.生活中的不良姿势。在现代人的工作生活中,用电脑姿势不对、仰卧看书、疲劳驾驶、在沙发上睡觉是危害颈椎最严重的四个因素,而且没有得到大家的普遍重视。
2.急性头、颈、肩外伤。有些外伤不易引起人们注意,例如坐车打瞌睡,遇到急刹车,头部突然后仰,可造成颈椎挥鞭性损伤;婴幼儿颈部肌肉尚不发达,颈软,如过早抱起或抱孩子姿势不合适,容易造成过伸性颈椎损伤。
三个内因
1.体质相关。体质强壮,则肌肉韧带强健,承受外力和风寒侵袭的能力就强,不易发病。反之,则易发生骨关节蜕变。如身体虚弱的中老年人,易感风寒而引发颈椎病,出现项背强硬,疼痛、转侧不利,肩臂疼痛。
2.年龄因素。许多脊柱疾病与年龄关系较密切。比如颈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青壮年,因为在此时期,髓核含水量较高,弹性较大,纤维环一旦破裂,髓核即因内压较大而向外突出;老年人由于髓核含水量较少,内压较小,弹性降低,即使纤维环破裂,也很少发生髓核脱出。
3.职业。职业虽不属于人体本身的内在因素,但它对内因的影响及脊柱疾病的发生有较密切的关系。如长期伏案工作的打字员、会计,长期桌椅高度不合适,均易发生颈肩劳损。挑、抬、抛、掷等重体力劳动,用力不当时也容易损伤颈、肩、腰、背软组织。
自我检查颈椎病的几种常见症状
颈椎在脊柱椎体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也较大。由于承受各种负荷劳损,甚至外伤衰老等原因,极易发生退变,导致颈椎疾病。
怎样知道自己患有颈椎病呢?可自查一下是否有以下症状:单纯颈部不适,置于任何位置都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不明原因的上肢麻木或疼痛,尤其是指尖处更明显;身上有好像被布带缠裹一样的紧束感;行走时腿部有“打漂”的感觉;心电图正常的“心脏病”、内科检查不出异常的“胃病”;伴有颈痛的吞咽困难;后颈部疼痛,用手向上牵引头部可减轻,而向下加压则加重;颈肩部疼痛的同时,伴有上肢(包括手部)放射性疼痛或麻木者,或伴有上肢或下肢肌力减弱及疼痛者;闭眼时,向左右旋转头颈,引发偏头痛或眩晕者;低头时,突然引发全身麻木或有“过电”样感觉者,尤其是合并有严重颈椎椎管狭窄症者。
颈椎病的治疗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绝大多数患者适用于非手术治疗。其中,中药可起到对因、对症治疗的双重作用。
白领易得颈椎病
人的脊柱有一个生理弧度,略呈S形:腰椎弯向前,胸椎弯向后。颈椎是脊柱最上面的7节。这7节骨头不是简单地摞在一起,而是由椎间盘连接。椎间盘的主要内容物是水分,正常情况下充满弹性。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的水分会不断减少,蛋白含量也在下降。若往下压一压,就弹不起来了,这会影响颈椎的活动性。因此,引起颈椎病的罪魁祸首就是椎间盘。
导致颈椎病因素有很多,包括年龄、遗传、生活习惯、职业、外伤、解剖变异等。颈椎就像机器,用到一定时间,会发生老化,年龄是最主要原因,一般颈椎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以40—60岁人为多。但如今,很多人年纪轻轻,到医院检查,发现颈椎都是直的,还有些是向后弯。弧度一变化,血管就会发生扭曲,神经通路受到压迫,从而出现颈椎病的一系列表现。尤其是办公室白领,长时间保持一个坐姿,就容易诱发颈椎病。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的人,会计、电脑工作人员、教师等,都是高危人群。
压迫神经根,最终会诱发神经根型颈椎病,产生一侧颈肩上肢反复发作的疼痛,手指麻木,仰头、活动不灵活等症状,在临床上最多见。压迫交感神经造成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会出现眼睛涨涩,怕光流泪,视物模糊,头痛沉晕,肢凉或指端红,心急,心烦易怒等症状。
压迫脊髓,就是脊髓型颈椎病。这在急诊较多见,像车祸、外伤都可能导致这一问题。患者会出现头重脚轻,甚至肢体瘫痪症状。
压迫椎动脉造成椎动脉型颈椎病,会产生眩晕、恶心,一侧头痛、视觉障碍等症状,影响大脑血液供应。这类患者经常被送至神经外科就诊,以年轻人为多。这很可能和生理活动变化、头颈部活动有关。
临床上还有一种特殊的“颈型颈椎病”。它并没有明显的病理性变化,多是生活方式不良引起的,多见于年轻白领一族。这类颈椎病不需要特殊治疗,用热水敷,多休息、按摩,就可以缓解。
预防颈椎病,最根本是要改善生活和工作中的不良习惯。不少年轻人喜欢躺在沙发上看书,长时间低头伏案,坐公交的时候低头睡觉,都是不好的习惯。
工作时,每半小时要起身,转转头颈,活动一会儿。空调不能对着脖子吹,可以在办公室准备一件带领的外套,注意颈肩部的保暖。此外,要注意睡觉姿势,以平躺最佳。侧卧或趴着睡,把胳膊压在头下,都会增加颈椎负担。枕头要窄一些,能搁在脖子下面,以一个拳头高度为佳。睡时,头轻微有些后仰,能保证颈椎的轻微弧度。
只要拟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做好诊断和分型,95%的患者通过药物、理疗、牵引等,都能得到明显改善,只有极少部分人需要手术治疗。
有疼痛的患者,宜使用芬必得、散利痛、扶他林。这类药一般是出现疼痛后服用,最好在饭后半小时吃,避免胃肠道刺激。伴有头晕症状的患者,可以用一些活血、扩张血管药,改善脑循环。
颈椎牵引是一个很好的物理治疗方法。它能放松肌肉,解除肌肉痉挛,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局部水肿和炎症,减轻疼痛。像经常头昏、恶心、呕吐的患者,戴了颈托,效果就很好。可是若走路摇摇晃晃的神经根型患者,做颈椎牵引,则是越做越差。
需要提醒的是,牵引要适可而止,不能过分加大力量。不严重的病人可以买一个充气型的颈托放在家里,觉得脖子酸胀时,就戴上,这是最简单的牵引方式。还可以用热毛巾或电吹风,对着难受的部位吹一会儿,都有助于放松。
5分钟颈椎锻炼操让你远离颈椎病
久坐对于办公室工作人员来说,是很常见的事情。但是久坐有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容易有颈椎病。其实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长时间得不到放松的后果,每天五分钟,你就可以轻松远离颈椎病。
现将常用锻炼操介绍如下:
预备式:身体自然站立,双眼平视前方,双手叉腰。
1.回头望月:头颈向左(右)后上方伸展至极限位,好像仰望天空中的月亮一样,之后尽力向该方向牵拉,保持3~5秒。还原。
2.往后观瞧:头颈向左(右)后下方伸展至极限位,眼看右(左)后下方(脚跟),之后尽力向该方向牵拉,保持3~5秒。还原。
3.侧耳贴肩:头颈尽力向左侧(右侧)屈曲,左(右)耳向左肩(右)方向靠拢至极限位,之后尽力向该方向牵拉,保持3~5秒。还原。
4.前伸探海:头颈向左(右)前下方伸探,眼看前下方地面,之后利用头部的自然下垂、下颌的向前探伸,尽力向该方向牵拉,保持3~5秒。还原。
禁忌症:严重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部活动容易出现眩晕者,以及有急性神经根性症状的患者应慎用。
中医骨伤历来强调“三分治疗,七分锻炼”,此系列颈项肌功能锻炼操动作简单易学,费时不多,利用休息片刻即可做完。其以肌肉运动学原理为指导,每步动作至极限位之后,尽力向该运动方向牵拉肌肉,并停留片刻,如此锻炼了筋肉的力量和弹性,改善了局部高应力的力学状态,维持了颈椎动力平衡,同时能防止骨骼的过早退变,也保护了颈椎静力平衡,从而避免出现疼痛、眩晕、活动受限等症状,减少颈椎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