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鼻炎秘籍/警惕鼻出血


标签:
长寿之乡迎香穴过敏性鼻炎苍耳子辛夷花 |
分类: 美容/药膳 |
治疗鼻炎
辛夷花10克、白芷10克,熬水喝治疗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等等的基础药。
白芷是引经的药,带着辛夷花主要作用在头面部和鼻子部。
鼻子与迎香穴息息相关,按摩迎香穴可治疗鼻病,顺时针逆时针,按摩的时候力度要稍大一些,让它有刺激的感觉,尤其是鼻子不通的时候,点按马上就通气了。
如果鼻炎上火再加菊花20克。
治疗慢性鼻炎食疗方法
用小火把辛夷花煮开后让鸡蛋刚刚熟,把鸡蛋皮敲碎把皮剥掉,在鸡蛋上用刀划几下放入锅里使药浸润蛋里,喝药吃蛋。
熬药的时候鼻子不好的三次鼻吸嘴呼,三次是嘴吸鼻呼,就是让你的鼻子通畅。
治疗鼻炎的秘方:
注:只在鼻塞时使用,等鼻子通了就可以停止使用。
材料:
瑶药:金耳环10克,千打锤10克。
可换成中药
细辛10克,苍耳子10克。
在加中药
菊花10克,白芷10克,猫爪草10克,川贝10克。
方法:
将药放入药罐泡15分钟再用大火煮烧开后在改用小火10分钟。即可熏鼻。
使用方法:
①将药熬后,用牛皮纸折成圆锥形
②圆锥大口封住药罐口
⑧圆锥小口放入鼻中,含一口水进行熏疗。先把鼻子上药然后把鼻子放在纸筒上深吸气沉丹田,沉降3-5秒再出来,再细细地把气呼出去,鼻子就通了。
熏10-20分钟后将药盛出分早中晚三次喝。
长寿之乡的养生秘诀(2)鼻炎
长寿之乡的养生秘诀(4)
按摩预防鼻炎
上星穴在发际线上1厘米处。
穴位略微凹陷。
迎香穴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迎香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治过敏性鼻炎的偏方
主治:暴感风寒,鼻塞流涕,涕多清,常打喷嚏,头痛,或嗅觉暂时性失灵。局部体查见鼻甲肿大,黏膜充血,呈急性鼻炎现象。或兼有上呼吸道症状,发热恶寒,舌苔白,脉浮。证属风寒犯鼻
方:疏散利鼻汤。
药:紫苏叶6克,白芷10克,防风10克,川芎10克,桔梗10克,生姜6克,葱白10克。
加减与服药方法:咳嗽加杏仁10克,前胡6克;痰多欲呕加陈皮10克,半夏10克;头痛甚者加羌活6克。药物不宜久煎。煎好后,先利用其热腾之汽熏鼻窍1-2分钟,然后策划趁热服下。
方解:紫苏叶、白芷为君药,温热暴感之风寒,兼通鼻塞,止痛;防风、川芎为臣药,加强君药的作用;桔梗为佐,宣肺化痰通鼻;生姜、葱白为使,既可温散风寒,又可通鼻,更协调诸药,使风邪速从毛窍而解。本方为治疗感受风寒而致鼻病的基本方,亦可作为治疗风寒偏盛型过敏性鼻炎的基本方。
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偏方2:御风健鼻法
主治:过敏性鼻炎,症见遇风即多喷嚏,鼻痒,流甚多清水涕,甚至泪流满面,常伴有暂时性嗅觉减退。检查见鼻黏膜多呈苍白色,患者体质偏虚,易感冒,常出汗,易患头痛,脉多呈虚像,或呈濡象,舌苔变化往往不大,或现白苔。证属卫气虚弱,不能抵御外风。除予以乙号清窍散(较之甲号方,冰片用量减少)吸鼻外,内服药处方原则宜强壮御风、祛风健鼻。
方:御风健鼻汤。
药:苍耳子6克,蝉蜕6克,防风10克,蒺藜10克,玉竹10克,炙甘草4克,蕙苡仁12克,百合12克。
加减与服药方法:表现气虚之象者加黄芪10克,白术10克(其人多怒者,黄芪应少用或免用),亦可再加党参10克,山药10克;头痛加白芷10克,若嚏时涕泪俱下,头额有紧束之感者,加蔓荆子10克;鼻痒者加重蝉蜕用量;若表现血瘀之气象,如局部苍白,且现青蓝之色者,可加当归10克;表现肾虚之象者,加肉苁蓉10克;若顶门发冷畏风,遇外风或受寒则更重,且腰脊酸者,加鹿脊髓或鹿角10克,亦可用羊脊髓加作料煮熟以作食疗。参照第一法煎服。
方解:苍耳子、蝉蜕为君药,祛风脱敏;防风、蒺藜为臣药,协助君药,加强御风作用;玉竹、炙甘草为佐药,强壮体力,振奋自身的防御力量,兼能缓和苍耳之毒;薏苡仁、百合为使药,二者均能护肺,百合又有减轻涕泪症状的作用。
1、邪毒久留,气滞血瘀
治法:调和气血,行滞化瘀。
方药:当归芍药汤(广州中医学院编《中医耳鼻喉科学》)加味。当归12g,赤芍15g,川芎9g,桃仁9g,红花9g,地龙9g,辛夷花9g,白菊花12g,薄荷9g,黄芩9g,茯苓15g,泽泻12g,白术9g,甘草6g。肺气虚者加黄芪,诃子;热重者加黄芩、贝母;头痛者加白芷,藁本,蔓荆子。
2、外感风寒
治法:疏风散寒,辛温通窍。
方药:苍耳子散(《济生方》)加减。苍耳子9g,辛夷9g,羌活9g,防风9g,藁本9g,川芎9g,白芷15g,细辛3g,升麻9g,本通6g,甘草6g。咳嗽重者加紫苑,款冬花;挟湿者加藿香,佩兰。
3、脾气虚,邪滞鼻窍
治法:健脾利湿,祛风通窍。
方药: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味。党参9g,茯苓159,白术9g,淮山药30g,炒扁豆9g,莲子15g,薏苡仁30g,石菖蒲9g,苍耳子9g,陈皮9g,湿重者加泽泻,车前草;有寒象者,加荆芥、细辛。
4、外感风热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通窍。
方药:桑菊饮(《温病条辨》)合苍耳子散加减。菊花12g,桔梗9g,连翘9g,杏仁9g,薄荷9g,桑叶9g,苍耳子9g,白茫15g,黄芩9g,甘草9g。咽痛者加射干,马勃;涕黄带血者加生地,银花。
警惕鼻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