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见厦门历史的声音——1905~1949厦门戏曲音乐唱片存档及考释》

(2013-10-29 17:38:53)
标签:

厦门历史的声音

南音老唱片

鼓浪屿音乐唱片

御前清曲

歌仔戏

拙著《听见厦门历史的声音——1905~1949厦门戏曲音乐唱片存档及考释》

页面:A4300

内页图片:337个(含有多图组图)

印制:铜版纸,全彩色印刷

策划出版: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

出版发行:中国戏剧出版社

版次:2013年9月厦门第1版第1次印刷

 

http://s16/mw690/001Ff8Dzgy6DNYs7Fwj3f&690

http://s5/mw690/001Ff8Dzgy6DNYsSjGcd4&690

http://s3/mw690/001Ff8Dzgy6DNYtI03Ua2&690

http://s4/mw690/001Ff8Dzgy6DNYuocufe3&690

http://s12/mw690/001Ff8Dzgy6DNYvSBKz5b&690

http://s15/mw690/001Ff8Dzgy6DNYwxjquee&690

http://s12/mw690/001Ff8Dzgy6DNYxRX2X4b&690

http://s7/mw690/001Ff8Dzgy6DNYBZ0yif6&690

http://s10/mw690/001Ff8Dzgy6DNYDsYqJ39&690

http://s10/mw690/001Ff8Dzgy6DNYEk3JT49&690



http://s1/mw690/001Ff8Dzgy6DNYQFRgk00&690

http://s8/mw690/001Ff8Dzgy6DNYRof6Tb7&690

http://s2/mw690/001Ff8Dzgy6DNYTkys161&690

后记中的特别感谢:

回想这十多年的唱片搜集收藏到今天本书的完成,我的内心充满了感慨,这其中除了厦门先贤留下的珍贵戏曲音乐唱片给我的激动外,还有我的亲戚朋友、身边的同事和领导。

感谢我的舅舅杨浩石为本书题字和作画,感谢他长期对我的关爱和帮助指导。我们家一直和舅舅住在一起,直到1984年他从龙海县文化馆调任厦门大学艺术学院。舅舅对艺术的执着、为人师表的高尚人格和所达到的艺术高度,从小耳濡目染,着我对知识的追求、对艺术的崇尚,终身受益。

感谢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曾学文院长为本书撰序,从2005年至今曾学文先生一直对我搜集收藏老唱片给予高度的关注和评价,今天本书的完成也得益他的完全信任和无私帮助。

感谢龙海市委宣传部、龙海市广电局、龙海市文联的领导对我的关心、指导,感谢他(她)们“润物细无声”般的支持,给予我信心和力量。

感谢龙海市文联副主席、文艺家林兆明先生对我老唱片的搜集、交流、展览的全程关照、支持

感谢国内老唱片收藏好友在我的搜集收藏过程中给予的无私帮助和支持,他们是:浙江寿小均(留声阁版主)、郑州王钢、大连杜军民、烟台刘瑞鹏、天津王跃进、北京赵玉新、深圳陈荣发和上海的乌光业等。

感谢著名音乐教育家、音乐史学者孙继南教授(山东)、福建师范大学蓝雪霏教授、漳州图书馆张大伟研究员、漳州师范大学南音学会创会会长许永忠、漳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沈顺添、台湾台北艺术大学林珀姖教授、台湾大学音乐研究所王樱芬教授、厦门南音艺术家谢树雄、厦门好友黄茂川、龙海陈莲根(夏荷)老师以及曾经帮助过我搜集收藏老唱片及其资料的所有人并向他(她)们致以由衷的敬意。

感谢厦门老一代艺术家为我们留下珍贵的唱片,本人愿意无偿为文中所收藏的老唱片其后人提供相应录音资料。

历史在寻找厦门,厦门也在寻找历史。它默默地细诉着过去,也默默地关注着现在。我们只是历史的记录者,只想将历史曾经留给厦门、但被长期弃置在角落中的戏曲音乐瑰宝——老唱片,记录、珍藏之。

                                           20136月郭明木记于厦门集美红树康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